当熟悉的前奏再次响起,严晨飞仿佛进入了另一个世界。
这一次,他对每一句歌词都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
“这江山我起笔”,他起音更加沉稳有力,仿佛以江山为纸,饱蘸民族的豪情壮志开始书写历史。
他的声音微微上扬,带着一种对民族源远流长的自豪与惊叹,那绵延万里的血脉,是华夏文明生生不息的象征。
而对于之前难度较大的几句歌词,严晨飞有了全新的演绎。
他不再只是单纯地从音色和咬字上去调整,而是融入了更多的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
他微微皱眉,眼神中透露出痛苦与悲愤,身体也随着歌词的节奏微微颤抖,仿佛亲身经历了龙鳞破碎的那一刻。
他的声音中既有历史的沉重,又有一种不屈的力量,仿佛在诉说着龙鳞虽碎,但民族的精神永不磨灭。
转换阶段,严晨飞的声音变得更加柔和、细腻,带着一种对先辈们苦难的怜惜和不忍。
他微微闭上眼睛,眼角似乎有泪光闪烁,每一个音符都像是从心底流淌出来的,充满了深情。
他的声音变得空灵、悠远,仿佛让人看到了一位身着古装的君子,在悠扬的古琴声中,守礼守静,传承着华夏民族的高尚品德。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