擅于做思想工作的赵安不想搞一言堂,因此必须将“借读”一事上升到一个新高度。
那就是要在全省争先!
扬州虽然是国际大都市,但在科举这一块还是不如江南的苏州、松江、常州等府,原因无它,江南那地方文风太他妈的盛了。
上次乡试江苏全省共有三万多生员参加,最终录取举人六十九人,而这六十九人中江南就占了四十七人,江北的扬州、淮安、徐州三府仅占二十二人。
南北比例是二比一。
因为成绩显著,江南府州县的教官升迁速度就比江北的要快,乾隆四十六年的苏州教授常某如今都升知府了。
都是一个省,读的教材也都是一样,为何扬州就不如人家江南?
有问题就要解决,而不是明知不如人家还不想办法求变,在那固执的以为只是人文环境、学生素质不如人家。
反正,不管府学其他人怎么看,赵教授是坚决不认输的。
“借读”就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案。
通过“借读”集中本府所有优秀学子在名师带领下勇攀举业新高峰,争取保二争一!
出了成绩,赵校长脸上有光,你江副校长脸上就没光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