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连每日给灾民活命的一碗粥都无法保证,任凭赵安这个青天如何爱民亲民,如何与灾民心连心,后果都是可想而知的。
都要饿死了,谁还管你王法不王法,青天不青天的。
宿州,俨然成了烈火之上的一口大锅。
谁也不知道堆积在大锅底下的干薪何时点燃。
赵安一方面督促各地加大运力往宿州输送粮食,另一方面则亲自赶往泗州协调自淮安、扬州、徐州方向往安徽输入的粮食。
没办法,光靠泗州没法和这些地区协调,且承担运粮任务的是丁九联系的各地漕帮分舵,所以协调任务只能由他这个暂署布政使亲自出面。
除协调粮食外,赵安也就地“指导”泗州方面组织灾民“以蝗为食”,通过油炸撒盐方式使得扑天盖地的蝗虫成为灾民能够裹腹的蛋白质,而不是所过之地寸草不生,令灾情往更深方向走去。
为了让灾民确信蝗虫油炸后可食用,除调集大量菜籽油外,赵安以身作则接连两日带领人员参与捕蝗,并当众带头食用油炸过的蝗虫。
同时要求泗州大小官吏也以身作则带头食用蝗虫,有些官员不肯吃、不敢吃,结果赵安直接拿出遏必隆刀给他们一个二选一的选择。
在赵安不遗余力的推动落实下,泗州蝗灾得到遏制,否则蝗虫在泗州境内得不到食物便会向周边凤阳、滁州推进,那样对这些地区的灾情而言无疑雪上加霜。
由于泗州是江北各地粮食运送的主要集结地,也令同样是重灾区的泗州灾情得到缓减,很多得到赈灾粮的灾民在官府组织下已经开始返回家乡,一直空有虚名的团练制也被赵安利用赈灾粮顺势推行。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