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最后。
我有一点感慨想说很久了。
我想,之所以世界流行霓虹元素是有道理的,因为霓虹真的很会搞吸收和保留。
他们能够很精确的保留自己的核心,同时吸收入大量的外来元素;随后,输出文化!
而我们却总有人抓着细枝末节不放
要不就是:最好全盘不变,变一点点就是辱没文化;
要不就是:外国文化什么都是最好的,外国月亮最圆。
两波人互相看不起,互相不融合;于是,意图中西合璧的中间人们,就被他们骂死了。
可悲可叹。”
“看到微博上里满屏的戾气就突然有点心疼吕卓峰。吕卓峰今年快七十了,一个完全可以躺在奖状上安度晚年的年纪,不说别的,一部《新欢旧爱》就足够他吹一辈子了,但显然这不是他想要的。他一直致力于把天夏文化与世界接轨,却成了喷子口中的不中不西,不伦不类,我也无话可说,我觉得真正的可悲是连尝试都不敢吧,时代在进步,为什么天夏到现在都很少有科幻电影,就是没有人敢尝试,吕卓峰走出这一步已经很不容易了。
“就是说,《华人图》和《生化危机》都是给外国人看的,票房比的是全球市场,现在别的国家的票房还没统计出来就赢赢赢的,是不是高兴的太早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