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继续道:“我在乡下插队,见过凤阳花鼓等许多民俗,这些民俗里藏着最鲜活的文化密码。研究它们不是为了复古,是为了知道我们从哪里来,才能更清楚该往哪里去。”
“文学要激浊扬清、兼容并蓄,借着传统文化,在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中,反思咱们民族该怎么往前走,这和研究传统文化的意义一脉相承。”
苏连诚眼中闪过亮光,终究是没忍住:“那跟外面的世界比起来,咱们的传统文化又有什么分量?”
“民族的,才更有资格成为世界的。”
这话一出,听的章培横、朱润东、苏连诚“啪”的一拍桌子。
说的真好啊!
金句叠出,又还很有道理,真的说到了这些做古代文论研究的教授心坎里了!
这都可以写一篇论文了。
不对,从头到尾这知青的每一个回答都有新意、有格局、有内容。
他们可以肯定的是,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