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新办了入住手续,还是201。
问了前台上海本地的小姐姐,人家捏着钢笔笑盈盈地说:“汪先生特意交代的呀,说您许同志说不定还要回来,201房一直给您留着呢。”
末了还补了句,“汪先生说您是‘文坛新苗’,得好好照看。这词儿听着就文绉绉的,跟您写的诗似的。”
这“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开口了,那事情不就好办了?
国内一直是人情社会,你有能力和关系别人就得敬你几分。
汪曾祺呢?那可是能写出《受戒》里的和尚谈恋爱,关系能让编辑部为他的稿子开绿灯的主儿,两者都有。
行走的“文坛通行证”!
“对了,能给我签个名嘛!《向光而行》虽然有的句子听读不懂,但是它真美好!”
嚯,又一个粉丝?
我距离北岛的差距,只差一个查海生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