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好弦,老板没收我的钱,说:“算我送你的,下次多来照顾生意。“小姑娘在旁边拍手:“李叔最好了!“他刮了刮她的鼻子:“就你嘴甜。“
走出乐器店,阳光正好照在吉他上,新换的弦泛着银光。我试着弹了个和弦,音色清亮得像溪水,心里突然敞亮起来。原来生活就像这吉他,弦断了可以换,音不准了可以调,只要还能弹,就有希望,就有继续唱下去的理由。
下午在江滩唱歌,风很大,把歌声吹得七零八落。有个拍婚纱照的剧组让我客串,给新人伴奏《婚礼进行曲》。新娘穿着洁白的婚纱,裙摆被风吹得像朵云,新郎紧紧牵着她的手,眼睛里的温柔快要溢出来,像盛着一整个春天。
唱到一半,新娘突然哭了,说这是她最喜欢的歌。新郎搂着她说:“以后每天都让你听。“围观的人都笑了,江风里好像都飘着甜丝丝的味道,像刚出炉的面包,带着幸福的香气。
收工时,剧组给了我两百块钱,说是辛苦费。我看着这两张崭新的钞票,突然觉得这比卖房子的提成还让人开心——这是靠歌声赚来的,干净又纯粹,像琴盒里的阳光。
路过烤红薯摊,大爷笑着喊:“阿哲,今天生意不错吧?“他往我手里塞了个红薯,“趁热吃,补补力气。“我把一百块钱塞给他,他推回来:“跟我客气啥?拿着!你这孩子,跟我年轻时一个倔脾气。“
推让间,大爷的手碰到我的手,粗糙得像老树皮,却暖得像火炉。他的指甲缝里嵌着黑泥,是烤红薯时蹭的,就像我的指甲缝里嵌着墨水,是签合同蹭的——都是生活留下的印章,盖在各自的岁月里。
晚上回到桥洞,把钱小心翼翼地放进琴盒底层,那里藏着个存折,上面的数字少得可怜,却是阿哲的全部家当。突然想起自己的银行卡余额,比这多不了多少,却总觉得不够花,大概是想要的太多了,忘了简单的快乐其实很便宜,像颗奶糖,像块烤红薯。
躺在报纸上,看着天上的星星,突然觉得其实挺好。虽然没房子住,没体面的工作,却能每天唱歌,能收到陌生人的奶糖和烤红薯,能看见新人的笑容,这些都是钱买不来的,是生活偷偷塞给你的糖。
迷迷糊糊睡着前,好像又听见了《平凡之路》的旋律,这次没跑调,唱得很认真:“我曾经跨过山和大海,也穿过人山人海...“歌声在桥洞里打着转,像在和过往的自己对话。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