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们看着数据,没再反驳,研讨会顺利结束。我刚想喝口水,手机又响了,是表哥发来的消息:“我在你办公室楼下,你下来一趟,就几分钟,我把东西给你就走”。我心里一紧,只能回复“表哥,我正在忙,招生政策不允许私下打招呼,你别跑一趟了,东西你拿回去,不然我真的要生气了”。发送成功后,我叹了口气——从小到大的表哥,第一次因为这事红脸,心里很不是滋味。
下午审核入学材料时,我发现有份材料存在疑点:某家长提交的房产证明,地址与学区地图标注不符,社区公章也很模糊。我赶紧联系社区核实,社区工作人员说“这份证明不是我们开的,公章是伪造的”。家长赶来后,一进门就哭了:“主任,我家孩子就想进这所小学,离我上班的地方近,不然每天要送孩子跑10公里,我实在没办法才伪造的,我知道错了,你别让孩子没学上啊”。
我心里发酸,能理解她的难处,却不能破例:“您的难处我理解,但伪造材料违反政策,一旦开了先例,对其他家长不公平,这是对教育公平的破坏。这样,我帮您查下,您上班附近的星光小学还有空额,我帮您协调申请调剂,星光小学的教学质量也很好,您看行不行?”家长点点头,眼里满是感激。
下班后,我留在单位帮这位家长整理调剂材料,直到晚上7点,才让她带着希望离开。这时我才想起,今晚是女儿的家长会,已经错过了。我赶紧给妻子打电话,妻子说“我已经帮你去过了,女儿有点委屈,说你又加班”。我心里像被针扎,让妻子拍现场视频给我,在回家的路上反复看,视频里女儿坐在座位上,眼神里满是期待,却没等到爸爸的出现。
晚上8点,我终于到家。女儿趴在书桌上写作业,看见我回来,没像往常一样扑过来,只是小声说“爸爸回来了”。妻子走过来,抱怨道:“女儿今天问,‘爸爸是招生办主任,为什么不能帮我进重点初中?别的同学家长都能帮孩子找关系’,我都不知道怎么回答”。
我坐在女儿旁边,摸着她的头:“宝贝,不是爸爸不帮你,爸爸的权力是用来帮更多孩子公平入学的,不能用来谋私。如果你想进重点初中,爸爸相信你能靠自己的努力考上,这样才更光荣,对不对?”女儿抬起头,眼里含着泪,却还是点了点头。
这时手机弹出副局长的消息:“今天你提出的特殊困难家庭绿色通道,局里同意了,后续要跟进好,确保每个困难家庭的孩子都能顺利入学”,还有那位被调剂家长发来的消息:“主任,谢谢您,星光小学已经同意接收我家孩子了,太感谢您了,您真是个好官”。我看着消息,心里暖烘烘的——所有的坚持都值得,至少守住了公平,也帮了真正需要的人。
深夜11点,我还在整理特殊困难家庭的入学材料,突然听见邻居在走廊议论:“高主任肯定收了不少好处,不然怎么能当主任?”“听说他连亲戚的忙都不帮,太冷血了,一点人情都不讲”。那些话像针一样扎在心上,我攥着手里的钢笔,指节发白——我拒绝了所有礼品礼金,帮了15个特殊困难家庭,却还是被误解。
这时女儿悄悄走进来,递给我张纸条:“爸爸,我知道你是为了公平,我会自己努力考重点高中的,你别太累了”。我摸着纸条,眼泪差点掉下来——至少家人懂我,再难也值得。
凌晨1点,我终于躺在床上,却不敢睡得太沉——明天要公示学区划分方案,怕有家长不理解引发争议。手机弹出办事大厅的值班消息:“今晚有家长在大厅外徘徊,说想再咨询入学政策,情绪有点激动”。我赶紧起身赶去单位,发现是白天那位拄拐杖的老人,手里拿着补全的材料:“主任,我怕明天人多,提前来交材料,麻烦你了,这么晚还叫你过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