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江城穿越之放大镜下的文明 (3 / 3)

作者:倔强的城市小兵 最后更新:2025/9/13 10:45:35
        修复师拿着刚清理好的清代扇面走过来:“沈馆,您看这扇面的题字,现在清晰多了!”扇面上的“江山如画”四个字透着墨香,我看着扇面,突然觉得所有的辛苦都值了——至少有人懂文物的价值,懂我的坚持。

        后颈的麻意袭来时,我正把小远的书放在公文包最上层,旁边摆着铜镜的修复方案。月光透过展厅的窗户照进来,给陶鼎镀上一层银辉,像给千年文物裹上了层温柔的壳。我突然明白,自己握的不只是放大镜,是千年文明的记忆;守的不只是博物馆,是无数先人的智慧;欠儿子的陪伴虽然愧疚,却换来了文物的平安,这就是我的责任,也是我的骄傲。

        三、放大镜外的暖阳

        再次醒来时,身上还带着淡淡的胶水味。我摸向腰眼,没有腰椎间盘突出的刺痛,只有文创店柜台边缘蹭的小划痕。手机在裤兜里震动,是博物馆的群消息:“沈馆太棒了!唐代铜镜修复完成,‘地方民俗展’吸引了超万名游客,文物局追加10万修复资金,小远还带着研究生团队来馆实习了!”

        跑到修复室,看见沈砚之穿着那件深灰色西装,胸前别着“文化守护之星”的徽章,正带着小远观察修复好的唐代铜镜。小远穿着博物馆的实习服,手里拿着放大镜,兴奋地说“爸,这铜镜的海兽纹太精致了,我论文要重点写它!”妻子站在旁边,手里拿着件新的中山装:“旧的那件沾了太多胶水,给你买了件新的,以后别总熬夜了”;文化公司的老板也来了,手里提着个礼盒:“沈馆,这是咱们公司的文创合作方案,想把铜镜纹样做成产品,让更多人了解咱们的文化”。

        文物局的领导走过来,手里拿着个荣誉证书:“沈砚之同志,这是‘省级文博先进工作者’证书,你实至名归!局里给博物馆批了专项修复资金,以后不用再四处筹钱了”。沈砚之接过证书,笑着说“谢谢大家,我只是做了我该做的,能让文物活起来,让更多人爱上传统文化,比什么都重要”。

        “店员,来套铜镜纹样的文创!”沈砚之看见我,笑着挥挥手。他的指尖不再沾着胶水,指甲修剪得整整齐齐,眼神里满是释然与明亮——那件旧中山装被他捐给了博物馆的“文博工作者展”,旁边摆着他写了25年的文物笔记;办公桌下的柜子里,终于放着小远的毕业典礼照片,父子俩穿着正装,笑得很开心。

        风卷着文创店的书签,哗啦啦地响,像在应和展厅里的笑声。我咬了口热乎的桂花糕,突然明白沈砚之放大镜里的秘密——那些冷掉的盒饭、沾着胶水的手指、错过的陪伴,不是“狼狈的证明”,是他把对文明的敬畏,融进了每一次放大镜下的观察里,把对家人的爱,藏在了每一次坚守中。就像那杯泡着菊花的青花瓷杯,看似普通,却藏着他对文物的热爱;就像小远的《文物修复史》,看似微小,却给了他坚持下去的勇气。

        明天我还要来文创店上班,沈砚之昨天说“想搞个‘文物修复体验课’,让游客亲手拼陶片,感受文物保护的意义”。顺便问问他,小远的论文写得怎么样,新到的修复材料够不够用,我也想听听,那个终于能兼顾文物与家人的馆长,笑着说起这些时的声音到底有多甜。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途阅小说;http://www.a2san.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