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这个计算尺,普通战士也能在30秒内完成过去需要数学专家才能算的弹道问题!"一位老炮兵激动地说。
会议决定立即筹建北方炮兵学院,并采纳了陈樾提出的"三三制"教学方案:三分之一时间学理论,三分之一时间实弹训练,三分之一时间战术演练。
6月18日,筹建工作全面展开。陈樾忙得脚不沾地,既要完善教材,又要指导制作教具,还要面试抽调来的教员。
"这个抛物线演示器不对。"陈樾在木工车间指着一个教学模型说,"实际弹道受空气阻力影响,末端会更陡峭。"他拿起铅笔,直接在木板上画出修正曲线。
最困难的是选拔理论教员。当时全国懂高等数学的人凤毛麟角,陈樾不得不降低标准:"不会微积分没关系,但至少要精通三角函数!"
有个从北大数学系抽调来的年轻助教壮着胆子问:"陈总工,炮兵真的需要这么多数学知识吗?"
第27章建立炮兵学院
陈樾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带他来到试验场。在一门107火箭炮前,陈樾给出一个射击任务:"目标距离6500米,风速8米/秒,东南方向,海拔高差120米,计算射击诸元。"
年轻助教算了二十分钟还没结果,陈樾却用自制计算尺三分钟就得出了答案。实弹射击后,炮弹果然准确命中目标。
"明白了吗?"陈樾拍拍目瞪口呆的年轻人,"战场上没有时间让你慢慢推导公式。我们要教的,是怎么把复杂的数学变成战士手中的''杀敌本领''!"
6月20日,第一批300名学员报到。他们大多是各部队选拔的炮兵骨干,有些甚至是文盲。陈樾见状,立即调整教学方案。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