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0日,晴,零下25度...炮弹像雨点一样砸下来,我们连的两辆防空车被直接命中。第一辆被炸飞了炮塔,车组人员全部牺牲...第二辆起火燃烧时,驾驶员小张明明可以逃生,却坚持把车开离弹药堆放点...我们找到他时,整个人都烧焦了,双手还死死握着方向盘...
老周师傅带来的新兵小刘在抢修设备时被弹片击中腹部,肠子都流出来了...他临死前还死死抱着那个齿轮箱,我们掰都掰不开..."
前线的战报雪片般飞回兵工厂。陈樾看着伤亡数字,拳头攥得发白,指甲深深掐进掌心。他把自己关在实验室三天三夜,出来时双眼布满血丝,手里攥着一叠被汗水浸湿的图纸。
"新方案。"他沙哑着嗓子对技术团队说,声音像是砂纸摩擦,"把雷达和计算机分开布置,用电缆连接。雷达站隐蔽在反斜面,计算机和机枪阵地前出..."他指着图纸上复杂的布线图,"这样就算机枪阵地被炸,核心设备也能保住。"
老周看着图纸上密密麻麻的线路,眉头紧锁:"这得要多少电缆啊..."
"用缴获的敌军通讯线!"陈樾斩钉截铁地说,突然剧烈咳嗽起来,手帕上沾了血丝,"现在就去仓库清点!"
1月25日,新型分散式防空系统在前线部署完毕。这次,雷达被藏在远离阵地的山洞里,通过埋设的电缆将信号传输到前线的计算机和机枪阵地。敌人的炮火依旧凶猛,但再也无法一次性摧毁整个系统了。
1月28日清晨,鹰酱发动了开年以来最大规模的空袭。五十多架各型战机分成三个波次来袭。但等待他们的是一个死亡陷阱——隐藏在各处的防空单元同时开火,机枪、高射炮编织出立体火网。
空袭持续了不到半小时就以惨败告终。当晚清点战果时,战士们发现一处机枪阵地上的场景令人动容——三名战士保持着战斗姿势牺牲在战位上。最年轻的战士小高才17岁,被弹片削去了半边脑袋,双手却仍紧紧握着机枪把手。扳机护圈里卡着一张照片,是他参军前和母亲唯一的合影,已经被鲜血浸透。
"妈,我在这边挺好的..."这是他写给家里的最后一封信中的话,"等打完仗就回去给您养老..."
当晚,前线指挥部给兵工厂发来嘉奖电报。陈樾读完电报,独自走到车间后面的小山坡上。远处的炮火映红了半边天空,像一朵朵绽放的死亡之花。他摸出怀里那张全连的合影——那是去年刚组建技术连时拍的,现在照片上的人已经少了三分之一。
"还不够..."他对着寒冷的夜空喃喃自语,"我们还得想办法对付敌人的炮火..."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