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樾皱着眉头审视桌上的模型——这是按1:100比例制作的驱逐舰初稿,柚木雕刻的舰体泛着温润的光泽。他伸手轻轻抚摸舰桥部位:"雷达反射面积还是太大,这里需要内倾15度,还有烟囱,必须和桅杆一体化设计。"
张振华面露难色,拿起计算尺比划着:"可是火控雷达天线重量会带来结构应力..."
"用这个。"陈樾从口袋里掏出一张微型胶卷,投影仪上立刻显示出一组精巧的结构图,"蜂窝状铝合金支架,内部用交叉加强筋,强度足够支撑两吨重的设备,重量却比钢制结构减轻一半。"
年轻的技术员小赵突然倒吸一口冷气:"这...这不是鹰酱军的..."
"是我们自己的创新。"陈樾斩钉截铁地说,目光扫过在场每一个人,"记住,从现在开始,这上面的每一个螺丝钉,都必须是我们自己的设计!"
苏梅鼓起勇气举手:"陈总,关于舰艏设计,我做了个模型..."她从公文包里取出一个精致的木模,舰艏呈独特的S型曲线,"水槽测试显示能减少8%的兴波阻力。"
陈樾眼前一亮,接过模型仔细端详:"漂亮!这个设计值得..."他的话被突然响起的电话铃声打断。
"陈总,鞍钢的电话!"秘书在门口喊道。
陈樾快步走出会议室,听筒里传来兴奋的声音:"陈总工!921A钢第一批轧制成功了!性能完全达标!"
回到会议室,陈樾宣布了这个好消息,设计室里爆发出欢呼声。张振华偷偷抹了抹眼角,被陈樾看在眼里。他知道,对这些经历过用渔船改装炮舰的老一辈来说,能用自己的特种钢造军舰,是多么不易。
1961年8月,盛夏的大连热浪滚滚。船厂试验池里,一艘1:20的模型正在进行阻力测试。陈樾和专家们挤在闷热的监控室里,汗水浸透了的确良衬衫,却没人舍得离开。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