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问题吗?"赵厂长凑过来问。
陈樾指着数据记录仪:"低空机动时过载太大,电子系统差点失灵。"纸带上的曲线确实出现了一个异常的峰值。
测试结束后,部队的飞行员们也提出了意见:"反应速度还可以再快点儿...""抗干扰能力需要加强..."
1965年2月,501厂的会议室里又堆满了图纸。陈樾和专家们根据测试数据,一点一点改进设计。争论是常有的事,有时甚至会拍桌子。但每当陷入僵局,陈樾总能提出让人眼前一亮的解决方案。
"把这里的电路改成模块化设计...""增加一个备用电源...""弹翼形状可以再优化..."陈樾的铅笔在图纸上飞舞,橡皮屑像雪花一样落在桌面上。
一个月后,改进型的设计终于完成。新型号被命名为红旗-2,主要改进了制导系统和动力装置。赵厂长看着最终的设计图,满意地点点头:"这下看那些U2还敢不敢来!"
1965年4月,501厂新建的导弹分厂正式投产。崭新的厂房里,工人们穿着整洁的工作服,在自动化生产线上忙碌着。陈樾站在二楼的观察走廊上,看着下面整齐排列的导弹壳体,不禁想起一年前在戈壁滩上第一次见到萨姆导弹的情景。
"月产3套系统,20枚导弹。"赵厂长不知什么时候站在了旁边,手里拿着刚生产出来的电子部件,"明年产量还能翻一番。"
陈樾点点头,目光落在车间墙上的标语上:"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阳光透过窗户照进来,给冰冷的金属设备镀上了一层温暖的金色。远处,试车台上又一台发动机点火成功,喷出的火焰像一面迎风招展的红旗,在晨曦中格外耀眼。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途阅小说;http://www.a2san.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