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集《禅观与净土》(基础篇) (4 / 8)

作者:妙音0 最后更新:2025/8/15 10:07:50
        大乘的持戒,它的精神在于增上惭愧。它不看你的行为本身,而是你做这件事情的时候,你的心态是不是有两种:第一个增上心。你面对过失的时候,你的心是不是对无上菩提的追求没有放弃。虽然你做得不够好,但是你不断地发愿:我现在暂时不能离开杀盗婬妄,但是我希望总有一天,能够解脱这样的杂染因缘。你的增上的心没有失掉,这是第一个,戒体的第一个思想——增上心,你对无上菩提的期望并没有放弃;第二个惭愧心,即便你有身口的过失,但是你内心当中是非常惭愧的。

        所以大乘的持戒,它在每一个持戒的过程当中,一定夹杂了增上心跟惭愧心,也就是说惭愧心它是一种调伏,你减损了一种造恶的势力;增上心就是一种生命的引导,你永远有一个目标来引导你,你希望你不断地进步。所以你这两种心成就的时候,就是叫做摄心为戒了。你所有的戒法是从你的戒体发出来的,这个观念很重要!你这个观念听懂了,你才能有办法听下面的,为什么叫做调伏生死业力,怎么调?你心中先有一个目标,有增上的目标,然后有惭愧的心,你才有可能降低生死业力。就是说持戒,有时候不是一次到位,它的确有次第,但是你要注意你的心态!

        诸位!我们从实际的现实生活来看。你看有些人学佛了十年、二十年,结果你看他没什么进步,他除了对三宝有点信仰以外,他的身口意,十年前是怎么回事,现在还是怎么回事,他没什么增上;有些人他学佛,他一年一年地进步,他内心有善根,这个很重要!一个有善根的人,他是可以突破内心的障碍的。为什么我们先讲建立善根,然后再来讲持戒?因为它是根本,它是持戒的根本。

        好,我们懂了以后,就是说一个人是能够从过失中解脱出来,还是永远跟过失牵缠不清,关键在这四个字:摄心为戒。你内心当中是不是有一个正确的调伏力跟引导力,增上心跟惭愧心。你有这个概念以后,我们就有更清楚的概念来学习下一块。

        第3集《禅观与净土》(基础篇)

        我们看丙二,别示四重以彰无漏。

        在整个生死业力当中,以杀盗婬妄最为严重。作为净土宗的人,你只要把杀盗婬妄四种生死业给调伏了,你临终的时候一定可以带业往生,因为没有业力可以障碍你了。

        好,我们分两段。丁一、牒征,丁二、详示。

        我们先看总标,看经文:

        丁一、牒征。阿难!云何摄心我名为戒?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