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集《禅观与净土》(基础篇) (8 / 8)

作者:妙音0 最后更新:2025/8/15 10:07:50
        这个地方是说什么事呢?就说当我们很正确地发了菩提心,发了出离心,走在菩提道当中,不是说我们就成就了,不是这个意思。我们是一个带业修行的凡夫,所以我们可能会有一些行为上的过失,这个可以理解,但是关键是什么呢?你不能把行为的过失提升到思想根本的过失,关键在这里!你不能把一种错误的行为,演变成无惭无愧,而且把它当作你生命的目标来追求,当作功德想,不可以!

        佛法允许你有枝末的过失,但是不允许你有根本上的过失!因为你根本的过失,弄得你连善根都没有了,你基本上已经不是走在菩提的跑道上,你走在魔道上了。

        佛陀在经典中讲一个譬喻。说有一个大富长者,他有一个米仓,这个米仓的旁边住了一只老鼠。老鼠利用晚上的时候,就跑到米仓里面去吃这个米,吃了以后,牠就从米仓里面爬出来,白天就做一些牠的其他的活动,到了晚上就跑到米仓吃大米。一天天过去以后,这老鼠就打了一个妄想,牠说我晚上爬到米仓来吃这个米,很费事,干脆我就住在米仓得了,住在米仓我要吃就吃,也不要爬来爬去了。牠想这个主意不错,牠就干脆不住这个洞里面了,就住在米仓,一醒过来就可以吃,但是这个时候慢慢吃慢慢吃,欸,等到吃得差不多的时候,牠发觉这个米在往下降,吃到最后牠爬不出来了,因为这个米肯定越吃越少,牠已经没有能力爬出米缸之外了,所以最后就死在米缸当中。

        佛陀讲这个故事是说什么事呢?作为一个聪明的老鼠,牠为什么失去了这种警觉性?老鼠吃米可以理解,但是你不能住在米缸,关键在这儿!你没有住在米缸,你偶尔来吃吃,你会保持一种警觉性,你住在米缸,你所有的警觉性都没有了。当我们的错误行为出现的时候,有些人是还有救的,有些人是没有救的,就是说你错误的行为出来的时候,你一点自我反省的能力都没有,你是完全地堕落,完全地放纵,你这个行为就没有救了,因为你伤到根本了,根本成婬!

        问题的严重性不在于你行为本身,问题的严重性在于你自己自甘堕落,放弃了努力,你不想改变,这个是《楞严经》比较在乎的。所以这个老鼠牠如果偶尔去吃吃米,牠一定会很快发觉,牠不能再下去了,再下去牠就爬不出来了,牠一定换另外一个米缸吃的。它这个地方所要说的是什么事呢?就是说我们不可能马上让自己的身口意完全清净,但是你要注意你的心态是很重要的!

        为什么有些人他虽然有一些身口的过失,但是临终还是可以往生?他生死业力的势力还是薄弱的,因为他的心态非常健康,他的善根没有失掉,他的增上心、惭愧心,还是产生一定的作用。有些人错误的行为一发生的时候,他娑婆世界就离不开了。

        这个地方值得我们去思考一下。因为你的根本错了,米都已经变成砂了,你怎么可能要求砂煮成饭呢?你根本已经错了。所以佛法很重视顺从,我们做不到佛的境界,但是起码我绝不放弃!我顺从佛道,顺从弥陀。这个“顺从”两个字,从一个凡夫的菩萨来讲是最关键,就是我绝不放弃!你不能说连对诸佛的功德一点顺从都没有,你完全顺从你的颠倒妄想,那就完了!你根本上就错误了,你就不可能往生了!因为你那个本质已经出差错了,所以这个地方我们要注意!《楞严经》说,有些人他的行为不会障碍他的圣道,有些人的行为障碍圣道,关键是他的根本有没有处理好,关键是在这里!

        好,我们看第二条戒,杀戒。那么生死业力第一个就是我们对于婬欲的心,应该有增上惭愧心。第二个就是这个瞋心。

        好,我们中间休息十五分钟。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途阅小说;http://www.a2san.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