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4集《禅观与净土》(基础篇) (5 / 9)

作者:妙音0 最后更新:2025/8/15 10:07:50
        按照佛陀的意思,如果你要你的持戒是一百分的持戒,你连牛奶都不能吃,由此类推蜂蜜也不能吃,因为那个蜂蜜,牠不是制造给你吃的,牠是要给牠的子孙吃的,是你福报大把它抢过来,哪一个蜜蜂是特地创造蜂蜜给我们吃的?没有。

        如果说,你要让你的生死业缘干干净净的,每一句佛号都是干净的佛号,你最好动物的东西都别碰,牠的皮、牠的毛、牠的肉,还有牠所产生的任何东西,都别碰。按照《楞严经》是这个意思,这样子你今生的生死业力就很干净了。

        诸位!我们要知道,业力的问题它在哪里呢?在断相续。这个很奇怪,不管你以前的业有多重,你只要不相续,它就慢慢枯萎了,只要你把这个轮盘转动的力量断掉。所以带业往生关键在这里——断相续心!佛教真的是不论你的过去,只看你的未来,为什么忏悔它能够把业给调伏下来?为什么“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因为你不再造作,它业力没有得到相续的滋润,它就慢慢地沉淀下来。虽然这个业还在,但是它的势力薄弱了。业力最可怕的是你每天造作,辗转相续叫做增长业,这个最可怕。

        诸位!你不管造什么业,只要你每天都要造一次的,你都要注意!比方说你每天都要吃一块肉,你要注意,虽然它不多——关键不在多不多,关键在你不能让业力相续。如果你又没有惭愧心,那更糟糕!数数现行,都无惭愧,见是功德,深生好乐。那就伤害善根了!我们不能让过失不断地相续下去,这个很重要!

        第4集《禅观与净土》(基础篇)

        所以我们看下面总结:必使身心。对众生的色身,还有牠身体所分泌的牛奶、皮毛等等,我们的色身也不吃,内心也不去贪着,不穿也不食,那么这个人你对三界的生死业力,就慢慢慢慢地调伏下来了。虽然这个业没有断,但这个业是可以带业往生的,因为你不再去刺激它,不让它相续了。

        好,我们看总结:判决邪正。如我此说,名为佛说;不如此说,即波旬说。以上的说法是佛陀所宣说的正法;假设违背这个说法,就是魔王的邪知邪见,这里做一个总结,做一个邪正的判断。

        这个地方有些人是有疑惑,说这个吃肉为什么伤害慈悲心?这肉是一个物质世界,慈悲心是一个精神的层面。但诸位你不要忘了,在唯识学上,它把我们的生命分成色法、心法,可是这色心二法是互通相通的。诸位你看啊,你身体虚弱的时候,你的心力会不会比较薄弱?肯定会!你身体生病的时候,你的专注力也受到影响,虽然你的心法是没有行相的,但是色心二法是互含互摄的。

        《宗镜录》讲一个公案说:佛在世的时候有一群比丘,在森林里面结夏安居,修习止观。当然比丘们威仪具足,在打坐——结跏趺坐。有一群猴子去摘水果的时候,就经过这些比丘们修行的地方,看到比丘们威仪具足就起欢喜心,由欢喜心生起恭敬心,所以回程的时候带了很多水果,猴子们就拿一部分水果去供养比丘。经过三个月以后,比丘们如法地修学,有些人证了初果、二果、三果、四果,就走了。

        走了以后,外道也游化到这里,看到这个地方有人修行过,都是现成的,外道也住下来。但是没有佛陀的教化,外道威仪不具足,有些人躺在地上,有些人是一只脚站着,奇形怪状。这些猴子过来的时候一看,这些人怎么动作不一样了?刚开始看也就算了,看久了,这些猴子就受不了了。一群猴子就冲上去,把外道挤下来,叫他坐着,强迫他们双腿一盘,眼睛闭下来,结这个法界定印。这些外道,一开始抗拒,但是他们觉得,欸!这样子坐,这样子姿势,的确是很好摄心,结果这些外道也证得了初禅、二禅、三禅、四禅。

        那么永明大师在《宗镜录》里想要说什么事呢?他说由此可知,外表的行为会影响到你的内心。就是说我们相信你曾经发了菩提心,我们也相信你的菩提心是发得很真诚。但是如果你为了贪求口腹之欲,因为这个吃肉的问题在那里,因为你每天都要去做这件事情,不是十天、半个月才做一次,你每天都要去做,所以你很可能会失去惭愧心,你不可能每天警惕自己,不可能!你很难!你也可能警惕几次,时间久了,你就习惯了,慢慢慢慢你的慈悲心就消失掉了。慈悲心消失掉,你的大乘种性就消失,这个更可怕。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