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集《禅观与净土》(观照篇) (4 / 9)

作者:妙音0 最后更新:2025/8/15 10:07:50
        所以业力管的是快不快乐,思想管的是你解不解脱。从净土宗的角度,从临终的角度,这两个都必须要。

        一个净土宗的人,你平常有痛苦不障碍你往生,你平常打妄想也不一定障碍你往生,但是临命终的时候不可以。你临命终的时候,一定要让你的善业起现行;你临命终的时候,必须要正念起现行。这两个因缘都必须要成就,你提起佛号才能够顺从本愿,才能够把你的佛号统一方向,一心归命极乐世界阿弥陀佛而没有障碍。

        所以我们今天讲的就是说,你怎么样能够透过你平常的修行,重新调整你过去的业力,重新调整你过去的思想,让你临终的时候是善业起现行,让你临终的时候是正念起现行,这个是可以做到的。一切法因缘生,你把条件具足了,它结果就出现了。当然你什么都不做,你什么都不想做,对不起!那就由过去的业力跟过去的思想来决定。

        合理地推论,一个人不调整业力;不调整思想,很难临终是安稳解脱的状态往生,就算你提起佛号也很难往生。因为你念佛的力量是今生才开始栽培,而你过去生留下的生死业力跟颠倒妄想,是多生多劫的熏习所成就,它是熟境界,你念佛的时间只有两个小时,你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去抗拒你无始劫留下的东西,这是不可能的!所以你不调整你的过去,你就会被过去的业力思想破坏,这就是很多人不能往生的原因。因为你忽略了你的过去,它不会放过你的。

        所以我们必须要在临终之前,虽然我们跟阿弥陀佛的感应道交的正行是忆佛念佛,但是忆佛念佛这种强烈的皈依心,必须建立在两个基础之下:一个身心安稳;第二个正念分明不起颠倒,这个忆佛念佛才有意义。所以调整我们的过去,勇敢地面对我们的过去,调整我们过去的业力跟思想就变得很重要!

        我们看第二段。过去到底给我们的生命留下了什么样的力量必须要去调整?现在我们来好好地了解我们的过去。因为你不了解过去,你就很难去调整它。你不了解它,你根本不知道从哪里下手。

        我们的过去有三个重点留下来了。我们先看我们过去的第一个,“第八识异熟”,这是我们要注意的业力;第二个,“第七意识的思量”,我们心中的一种自我意识,一种我法二执;第三个,就是“第六意识”,对不起!这个“第”请改成“前”六识,这个前六识的感受跟思想。这个就是我们过去生在无量劫的流转当中留下了三个力量。

        首先我们先谈谈异熟。其实“异熟”它讲的就是一个因果业力跟果报。这个异熟识,它有两个重点:

        第一个,第八识这个仓库,它负责储存我们的业力,就是我们每一期生命的造业都是生灭无常的,你看你去布施,一下子就过去了,十分钟做完了;你去拜一部八十八佛,五十分钟拜完了。业力是无常的,一下子就消失了。但是这个行为消失以后,有一种功能被纪录下来了,被谁纪录呢?被第八识记录了,你每一个动作,剎那剎那的形成一种善恶的功能,所以第八识它是非常精准地把我们过去生所有的业力都保存下来。当然有些已经得果报了,那就消失了,但是有很多还没有得果报的,这个就是要注意了。第一个就是它储存业力。

        第二个,当这个业力储存到一定能量的时候,它会变现果报。净土宗的人面对第八识,你必须在临终的时候,你要让第八识从业力要变成果报这个情况,你要阻止它发生,所以你不能把自己的业力变成非常地炽盛。比方说有些人临终的时候,他还没有开始助念,这个人就走了,他连助念的时间都没有,他连助念的机会都没有,因为他把业力弄得很炽盛。所以一个生死业很重的人,他基本上连临终的时候要准备提起佛号的时间都来不及,就得果报了,这个是不好的。因为他业造得太强烈了,他连临终助念的时间都没有机会了,所以你必须要检讨你的第八识不能让它有强大的业力。这个待会我们会说明,如何把业力降低,降低第八识的势力,这是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因为当第八识得果报的时候,那你就去投胎了,你怎么跟弥陀感应道交呢?所以这第一个,我们必须要去处理我们的异熟识。

        第二个,处理我们的思想,就是第六意识。其实凡夫的思想是受感受的牵动。这前五识——眼耳鼻舌身这前五识会去取外境,眼睛取这个色尘,耳根去取声尘……这个外境就是由业力变现的,它把这个外境可乐不可乐的果报取来以后,交给第六意识去想象分别,就创造一个思想出来。所以这个思想,临终的时候不能起颠倒。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