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无量劫来,每一期的受生都不是很如意,每一个人成长过程,或多或少都有一些挫折不如意的事情,所以我们会自甘卑贱,总是觉得自己跟佛陀不一样,为什么?因为我们被很多业力的假相给束缚住。所以,伟大的佛陀出世告诉你:你现在要做一件事情,把你的内心归零,回到你生命的原点,把这些复杂的相状通通清干净!先看到你的本来面目,你本来不是这样子。是你在轮回当中吸取了太多人生的经验。你要把这些相状通通拿掉,这一点很重要!否则你内心的功能永远施展不开来,你永远被业力追着打。
所以,菩萨云何应住呢?就是以无住为住,就是行根本方便,这个是根本!你看《摄大乘论》要菩萨开始修断恶、修菩提心之前,它要你先安住,千万不要在因缘的相状安住。不管这个相状是多么的美好,多么的清净,凡是相状,它就是有限量的。就像《楞严经》说的,你用有相的心来修行,你不可能得到无穷尽的果报。就好像你用砂要去煮饭,“砂非饭本”,你顶多就是热砂。你这个因地不对。你说你是一个好人,那你顶多只是一个好人而已。我们的心识,它也不是好人,也不是坏人,它是离相清净,所以才会功德圆满。
所以我们首先求安住,这是第一个思想。安住在清净的本性,破除各种的自我设限。
再看第二个。
二者,能止方便——谓惭愧悔过,能止一切恶法不令增长。以随顺法性离诸过故。
好,那么称性起修的第二个,就是誓断一切恶。透过惭愧忏悔来消除一切的恶法,尤其是那种增长的恶法,断它的相续。断相续心,“以随顺法性离诸过故”。
诸位!你看到没有,它这个忏悔,跟没有安住的人忏悔不一样。安住真如的人是讲随顺法性。而有些人你问他:你为什么要忏悔呢?他说:我为了要消除地狱的果报。这个档次不高,你是为了有相的因缘;你要想说,我要忏悔,是因为我自性本来就清净,本来就没有过失,我只是恢复本来的样子而已。你这样想,跟你那样想,是完全不同的效果。
你站在业果的角度来忏悔,你是走在人天乘的跑道;你站在真如的角度来忏悔,说:我为什么要忏悔?因为我随顺法性。我以前是违背了法性,我现在要顺从真如。真如本来就没有过失,我本来就应该这样子,我本来就应该清净的,我只是假借忏悔来恢复我本来的样子而已。这样就走上了菩提道。所以,同样一个法门,不同的思想,你有不同的跑道:一个是安乐道,通往安乐的道;一个是通往大乘的佛道。
我们再看修善。
三者,发起善根增长方便——谓勤供养,礼拜三宝,赞叹,随喜,劝请诸佛。以爱敬三宝淳厚心故,信得增长,乃能志求无上之道。又因佛法僧力所护故,能消业障,善根不退。以随顺法性离痴障故。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