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集《禅观与净土》(念佛篇) (12 / 13)

作者:妙音0 最后更新:2025/8/15 10:07:50
        上来虽说“定”“散”两门之益,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观经四帖疏》—

        我们看净土宗的传承,在善导大师是很重要的一个指标。善导大师之前,其实在慧远大师的时候,修观想、观像的很多。那么为什么到了善导大师开始强调持名?他要提出他的理由。

        首先我们看,他说:“《观经》即以‘观佛三昧’为宗,亦以‘念佛三昧’为宗。”

        前面我们花了很多时间来谈念佛的心态,因为能念的心不可思议,才有资格谈所念的佛不可思议,众生的心跟佛心之间都要双方的准备。但是,做好准备还不够,你必须有一个桥梁,就是说你的心有感应的力量。你的心有能感,佛陀有能应,但是你中间要搭起一个桥梁。毕竟我们众生法界跟佛法界是有落差的,差了四个法界。所以,搭上一个桥梁,才能够让感应变成圆满,不是只有心态准备而已,你必须有一个有相的桥梁。

        那么,这个桥梁有三种。我们解释一下。

        第一道桥梁叫作观想念佛。观想念佛就是说依文起观。你没有看到相状,但是你从佛陀的经文,极乐世界有七宝池、八功德水,八功德水中有莲花,还放大光明。你从文字里面依文起观,这叫观想念佛。

        第二个,观像念佛。观像念佛,就是说你把佛像放在前面,你睁开眼睛去取佛像的相状,然后闭住眼睛以后,你用自己的想象力把它在心中现出来。不清楚,再打开,再看,再取,直到你心中的影像像镜子现出影像如此清楚,这个是观像。

        第三个就是持名。一句弥陀念诵听,念从心起,声从口出,音从耳入。

        所以搭上桥梁有三种情况,观想、观像、持名。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