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集《禅观与净土》(基础篇) (3 / 9)

作者:妙音0 最后更新:2025/8/15 10:07:50
        这两种成就以后,我们就建立一种大乘的佛种、大乘的善根来作为一个念佛的基础。就是有三段。

        我们看第一段,真正发心。这地方分两科:一、总标,二、结示。总标当中分成三段:一、出离心,二、菩提心,三、空正见。

        首先我们看第一科的出离心。出离心又分成三段:一、缘由,二、方便,三、证量。我们先谈一谈念佛的人为什么要修习出离心,如果不修习会有什么过失。

        先看缘由。我们请合掌。请一位同学把它念一遍。

        戊一、缘由。

        无出离心无息灭,希求有海乐方法;

        由欲有乐缚众生,故先寻求出离心。

        好,我们简单地解释一下。就是说一个念佛的人,如果他没有经过一种出离心的修学,他刚开始就把佛号提起来,这个时候有什么过失呢?他流转到现在,为什么流转呢?他肯定内心当中对娑婆世界有贪爱跟取着。他只要是没有修出离心,他念佛的当下,内心的深处,一定有对三界果报的爱取,因为他过去生会留下这方面的习气。

        什么叫爱取呢?希求有海乐方法。他对三界这种快乐的果报有一种希求,有一种期待。那么既然有所期待,他这个有欲就是期待,有乐,这个三界的快乐,就会产生一种系缚,他就会启动生死的业力。所以我们必须要寻求出离心。

        这个事情是这样。我们在无量劫的生命的流转当中,经历过很多很多次生命的经验。有些经验是痛苦的经验,有些经验是快乐的经验。但如果你经历的是一种痛苦的经验,对你临终不会构成障碍的,这个问题不大。但是问题在哪里呢?我们每一次在三界流转的时候,有些是快乐的经验,这个地方是非常严重的问题。

        这种快乐的经验是怎么形成的呢?它先有感受。当我们跟这种快乐的人事接触的时候,它会产生一种喜悦的感受。这个感受的下一个剎那产生很多的想像,你会在心中捏造很多的美好的影像出来。好啦,当快乐的感受跟这个美好影像结合以后,就带有快乐的影像,带有快乐感受的影像就会带动我们对它的执取,你的心就会住在上面。住在上面的这种影像,它落到你心中的时候,会出现什么问题呢?你就会产生期待,你希望它在你未来的生命中再一次出现。那么你有所期待的时候,就会启动生死业力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