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集《禅观与净土》(基础篇) (8 / 9)

作者:妙音0 最后更新:2025/8/15 10:07:50
        诸位!你心中抓的影像越多,你临终越难离开,你根本走不出去。不是阿弥陀佛不救拔你,是你自己根本踏不出这一块。你这个佛号,生死业力太重,你不是带业往生,你是被业带走。所以这个出离心就是说,你必须要把你心中对娑婆世界的很多很多的期待,不管你对今生的期待,还是对来生的期待,你要想办法把这个带有期待的影像,把它慢慢地沉淀下来,不要构成往生的障碍,叫临终的正念,这是你平常就必须要跟自己沟通好。这个叫做出离心。

        好,我们再看下一段。

        出离心接下来,第二个就是菩提心。菩提心也是分成两块:第一个,缘由;第二个,方便。我们先看缘由,这个理由,为什么修了出离心,还要修菩提心。

        我们看这一段的颂文。请合掌。

        戊一、缘由。

        出离若无菩提心,所持则亦不能成;

        无上菩提乐因故,智者应发菩提心。

        一个念佛的人,如果他只发了出离心,他已经成功地把对娑婆世界的这种爱取的影像,慢慢给消灭了。但是他没有一种成佛的愿力,他没有另外创造一个新的影像,一种“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一种影像,这样子有什么过失呢?

        他所修的今生,他虽然努力地布施,努力地持戒,努力地修习一切的善法,这种善法不可能达到圆满的功德。因为无上菩提心是整个大乘的因种,你没有这个菩提心作因种,这个善业就不能形成一种无上菩提的资粮。所以智者应发菩提心。

        这是说什么?就是说我们今生虽然造了很多的善业,前面是约着灭恶,这个地方讲生善。那么你善业如果没有菩提愿力的引导,这个善业也只是一个善业,不能构成一种波罗蜜,不能变成一种功德庄严。所以你今天所造的善业,到底来生是一种有漏的安乐果报,还是一种无漏的功德庄严。关键在于你是不是发起一种菩提的誓愿。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