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6集《禅观与净土》(念佛篇) (3 / 9)

作者:妙音0 最后更新:2025/8/15 10:07:50
        第二个,所缘行相,清楚分明。一定要把佛号念清楚。诸位!我要很真诚地告诉大家,你要务实地去做你的功课,务实。什么叫务实呢?你有多少时间,你就排多少功课,千万不跟别人去比。你说,欸,隔壁的念三千声,我就念四千声。结果你时间只有三十分钟,所有的佛号念得乱七八糟!你养成习惯以后,你把佛号念得乱七八糟,临命终的时候你佛号也就念得含糊笼统。记住!把每一句佛号念得清清楚楚,有多少时间就做多少功课,是这个概念。

        所以下面这句话,弘一大师很强调:宁可少念,不可草率。其实,你临命终的时候,往生需要的数目是不多的。我们看十八愿,“乃至十念”。当然十念不能作数目解,但是起码可以看得出来,它的数目要求不多。其实,往生的标准,心态的标准是很高,净土法门是重心而不重数目。它对你的心态要求——你要放弃娑婆。这个标准定得非常高,但是它对佛号的数目要求不多,从弥陀所发的愿“乃至十念”这四个字可以看得出来,他要求的数目不多。但是你一定要把它念清楚,念得很清楚。

        最后,先依记数,再求圆融。你最好有一个计划,然后慢慢进步,就是这个原则。

        这是给大家个参考。总而言之,你一定要让佛号平常在心中熟悉,临终的时候才能够熟悉。

        丙三、结示理事无碍分二:丁一、理事差別;丁二、理事兼修

        前面的理观,我们谈到怎么样去一心归命阿弥陀佛,事修怎么去执持名号。我们把它做一个总结,先看理事差别,再看理事兼修。

        丁一、理事差別

        蕅益大师解释执持名号,这个“执持”就是一句一句地从专注到成片的忆念佛号,所以它是思慧。这种思慧开展出来有事持跟理持。

        什么叫以事持来念佛呢?他深深相信有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的功德存在,但是他未达“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但以决志愿求生故,如子忆母,无时暂忘”。就是这个人对生死真的有怖畏心,他从生死轮回当中得到了深痛的教训,他也下定决心要求生净土了。但是,一个人求生净土,目标定了以后,下一个就是:怎么处理业力呢?一个人下定决心要求生净土,那你就要注意带业往生的问题,你怎么把业带走?那当然就是要面对你过去生对娑婆世界的攀缘心。

        这个人对攀缘心的态度是这样:他是用怖畏心来面对攀缘心。他觉得说,这所有的妄想都充满了业力,每一个蜂蜜的背后都有一把刀,我再也不上你的当了。所以他是站在一种因缘的角度,站在妄想的角度,以怖畏心来放弃妄想,站在妄想的角度放弃妄想。这是一种。但是这种人因为他的决心够,他的出离心也强,他也就能够冲过去。这是第一种概念。

        第二种概念,他能够达到“是我心具,是我心造,即以自心所具所造洪名,为系心之境,令不暂忘”。我想每一个念佛的人都要面对自己的攀缘心,就是,我对娑婆世界有所得的攀缘心怎么办呢?如果这方面没有处理好,生死业力就不能沉淀。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