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集《禅观与净土》(往生篇) (5 / 12)

作者:妙音0 最后更新:2025/8/15 10:07:50
        乙二、仰仗佛力

        能够走出过去,安住、调伏,你才有资格讲引导,让佛号引导。那怎么引导呢?我们往下看感应道交。看乙二,仰仗佛力。

        我们前面透过提起佛号以后,安住心性、调伏过去,现在就有资格谈感应道交了,引导。我们把它念一遍。

        我们的内心有两种的念想,一个是从人生的经验得来的。人生经验得来的念想几乎都是错的,因为它受了感受的刺激,透过妄想,透过执取。这个大概都是跟生死业力有关系的,跟生死业力相通的。这一部分的妄想,当然我们要去面对,要去处理。第二个是来自于经典,佛陀的圣言量,依教起观产生的念想。这个是要建立的,就是往生的念想。

        那么这个往生的念想为什么这么重要呢?因为它牵涉到感应道交。我们来看第一个。先看看佛陀的功德力。

        “诸佛如来是法界身。”佛陀的功德力是圆满义、自在义。他是遍一切处,不管你在台湾,在新加坡,在大陆,在澳洲,都有佛陀的功德。而且佛陀是自在的,他不受束缚的。但是,一个自在的佛陀,当我们要把这个功德转他成自,要落实到每一个生命的时候,必须要有一个很重要的桥梁,就是“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我们必须对极乐世界要有念想。

        就是说,凭什么这个佛号在你临终的时候会产生一种往生的力道?因为你临终提起佛号的时候,你要念想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如果你这个时候想的是娑婆世界,这个佛号可能就变成一种人天的快乐了。所以,我们心中的念想对佛号是有引导作用的。阿弥陀佛是普门示现,但是他不能主导你,他不能决定你要去哪里。就是说,你喜欢怎么样,你是什么样的希望,他就满你的愿。他这个他受用的功德,只能够“入一切众生心想中”。

        所以说,当我们念想的是佛陀的功德,是极乐世界依正的庄严,那我们就能够现出佛陀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就是投入弥陀的功德当中。所以结论: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诸佛正遍知海从众生心想生。就是说,当我们的心是忆念极乐世界的功德的时候,我们的心才有可能契入弥陀的功德海,因为所有的功德都是从心想出来的。

        诸位!极乐世界是怎么来的?凭什么你能够受用极乐世界七宝池、八功德水?它从两件事情来,两件事情:第一个,当然阿弥陀佛要先把它创造出来。阿弥陀佛没有创造,你怎么打妄想也没用,感应道交是双方面的。第一个,弥陀要把这个功德创造出来。第二个,你在佛堂的时候就要有这种念想。一开始只是念想,一个想象,到最后的时候突然间就弄假成真了。就是这样来的。

        诸位!如果一个念佛人对极乐世界完全没有概念,你百分之一百不会往生,因为不合乎因缘所生法。你心中没有念想,你怎么会出现这个果报呢?你如果能够往生的话,你就把“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理论推翻了,完全推翻了。平常都没有极乐世界的念想,就突然间莫名其妙往生了,没有这回事情!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