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生论》——
在我们修观之前,天亲菩萨先提醒我们一个很重要的观念,说“观彼世间相”。这个世间相是指的极乐世界的依报庄严,包括大地、宝树、莲花、池水等等。首先我们要知道,极乐世界的这个相状是超过三界道,它是超越三界的果报。我们做一个解释。
我们没有一个人去过极乐世界,但是佛陀要介绍极乐世界依正的时候,他只能先假借娑婆世界的相状。比方说落日,他为了要让你了解极乐世界的光明相,他只能假借落日;比方说极乐世界清净的大地,他只能用水,清净的水,来表达它的清净、柔软。那么我们刚开始在借相的时候,在悟入极乐世界念想的时候,其实借用很多娑婆世界的相状,这个是正确的,借已知的东西来念想未知的东西。但是你永远要知道一个观念,我们只是借,极乐世界不是真的这样子。为什么呢?因为真正极乐世界的东西,成就的时候是“胜过三界道”。极乐世界的东西比落日、比水庄严多了,所以我们一定要了解。
那么,它为什么超胜呢?有两种情况:
第一个,它的果地的超胜。
因为“究竟如虚空,广大无边际”。从本质来说,极乐世界的依报庄严是无障碍的。凡夫的心是有所得,所以我们得果报的时候,我们的依报是有障碍的。比方说这边有桌子,就放不进去椅子,因为桌子跟椅子互相障碍。极乐世界的东西往往是互含互摄,它有光明,它同时也有庄严,有庄严,又有音乐。这个功德的五尘它经常是互含互摄,它是一为无量、无量为一的。所以第一个,它的本质是究竟如虚空,它是无障碍的。第二个,广大无边际。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是一个广大无尽的依报国土,它的正报是长远无尽的正报寿命。
第二个,它因地的殊胜。
那么它的果地功德是怎么来的呢?看因地殊胜。“正道大慈悲,出世善根生。”是弥陀的大悲心跟他无漏的六波罗蜜的善根的功德力所成就的。
那么这个地方作为一个总标是说什么事呢?善导大师在解释这一块的时候,他特别提到说,极乐世界的相状跟娑婆世界的相状最大差别,他讲到有漏跟无漏的差别。娑婆世界的相状,你不断地熏习,它会带动烦恼跟业力,所以,娑婆世界的相状你真的是越少接触越好。所以说,为什么到晚年的时候,佛陀要我们“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因为你六根所得到的东西都是有漏的相状。
但是极乐世界的相状不是这样,它不需要“都摄六根”。你按照佛陀的文字这样的引导——“究竟如虚空,广大无边际,正道大慈悲,出世善根生”,这个相状跑到你内心的时候会产生两种功能:第一个,消除罪障;第二个,往生净土。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