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集《禅观与净土》观照篇 (5 / 9)

作者:妙音0 最后更新:2025/8/15 10:07:50
        我们先看过去的无明,这是生命的第一个原点。我们把它念一遍,请合掌。

        无明为过去烦恼之总称,体即是痴,迷暗为性。由此无明妄动,众生轮转世间,故为生死之本。

        无明是所有烦恼的总称。这个无明指的是根本无明,是所有烦恼里面最细的一种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是怎么来的呢?按照《楞严经》的说法,是从一种真如寂静的心中,一念妄动,它是动态的。本来我们的心是静态,是不生不灭的;但是无始劫来一念妄动以后,我们的生命就再也静不下来了,心就像水流一样到处动。但是它这个动是有轨迹的,因为我们受着环境的熏习,每一个人流动的方向不同。大方向——财色名三关,有些人往财富的方向动,他执著的是财富、有些人是名声、有些人是情感等等。

        它的体性就是愚痴,以迷暗为性。这种无明就是一种盲目的追求,为什么叫盲目的追求呢?就像飞蛾扑火。你看这个蛾,它在冬天看到火就扑过去,以为火会给它温暖,结果火把它烧死了,所以,这种追求是不合理的。我们对娑婆世界的贪爱执取也是一种不合理的情况。它是一种盲点,由于无明的妄动,当然每一个人他动的方向不一样,使令众生启动了世间的轮回,它是一切生死的根本,就是一种自我的主宰意识,这是第一个最根本的烦恼。

        二、行

        行是造作义。即依过去之无明烦恼,发动身语意三业,而造成罪、福、不动诸业,名之曰行。

        我们的本性是寂静的,寂静就不会造业。但是它转换成无明的攀缘性以后,寂静变成造作性,它发动身口意的造作,造作就形成所谓的罪业、福业跟不动业;不动业指的是禅定,就各式各样的业力了。那么各式各样业力当中,在《唯识学》它要我们先把业力切成两块:第一个、不增长业,这个业力不会马上得果报,你可以暂时不要管它。

        第二个业,我们昨天讲过,忏悔是先忏什么?先抓增长业,就是你经常造作、深深好乐的业,因为这个业是来生马上要得果报了。我们业里面有轻的业跟重的业。在所有业力当中,有一个族群是特别炽盛的叫增长业,这个增长业在前生临终的时候现出来了,可能是善业、可能是罪业,它就准备要去招感来生了。

        三、识

        好!我们来看由过去的无明妄动跟增长的业力结合,就产生了识,我们看识的内涵。

        识为初入胎识。即由过去惑业动力,使感异熟报体之赖耶识,遇缘托胎,以完成现实之生命体。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