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说种子种下去以后,它有两种可能:一个逐渐的变大;第二个、经过你忏悔对治慢慢的变小,它不会保持原状;你善恶的功能只有两种情况,它是一种动态的。也就是说,有可能你的业力是不断的增长广大;也可能你的业力是属于一种减损的状态,它不断的在缩小阶段,只有两种情况,不可能保持原状的,业力是生灭法,这第一个。我们看第二个:
二、果俱有。谓与所生现行果法,俱现和合,方成种子。
种子的变化是跟现行互相配合,就是说一定要有一种身口意的妄想跟行动,去带动这个种子,它才能产生变化。如果你身口意是随顺于这个种子的,种子生起现行以后,你没有产生对治,产生随顺,那么现行肯定又熏回种子。它变成俱现和合,种子跟现行两个是同时相互作用:当种子消失的时候就转成现行,现行消失以后又回转到种子,它们两个是等无间的配合,也就是说种子产生的变化,是跟现行相互作用。所以,可以从你的现行情况,去检查种子的功能是已经沉淀、对治过了?还是没有对治过?它跟现行果法是俱现和合、相互作用的。我们看第三个:
三、恒随转。谓要长时一类相续至究竟位,方成种子。
种子跟现行相互作用,如果你不采取行动,它不会自动停止,会恒随转,恒常相续的活动下去,直到最后的究竟得果报为止。所以,当我们在阿赖耶识种下一个种子以后,它产生了三种的形成变化:它不断的去引生现行;由现行再回熏为种子;种子跟现行之间就像滚雪球,辗转增盛,直到究竟得果报为止,业力的形成是这样子。也就是当你造了一个业以后,它有一种自然的倾向,会往得果报的方向走,如果你没有忏悔的话。我们看它最后会产生三种功能,看第四:
四、性决定。谓随因力生善恶等功能决定,方成种子。
当种子在阿赖耶识形成以后,除非你到成佛“金刚道后异熟空”,善恶的功能被破坏了。在成佛之前,从唯识的角度来说,善恶的功能都不能改变。也就是说,你造了一个罪业,可能是杀生、可能是偷盗、可能是邪婬、可能是妄语,我们忏悔只是让功能停下来,你不可能把恶功能转成善功能,善功能就是生善的东西。忏悔只能够让种子功能停止相续,你不能把恶种子转成善种子,除了佛陀以外,它体性种下去就决定了。
五、待众缘。谓此要待自众缘合,功能殊胜,方成种子。
种子要得果报它必须两个条件,两种因缘:第一个内因缘,你本身的种子势力,要是一个成熟、强大的势力。第二个,外在的环境刚好也成就了,这叫做待众缘,它要等待内外因缘的成熟。我们最后看第六个:
六、引自果。谓于别别色心等果,各各引生,方成种子。
当种子经过前面的刹那灭、果俱有、恒随转的相续以后,最后性决定、待众缘也成熟了,最后它得果报,得果报是怎么样呢?各得各的果报。我们今生的果报是很多类的种子构成的:你可能身体健康,但是贫穷。你造业的时候,身体健康是慈悲了,人家伤害、刺激你,你会慈悲包容;但是,你可能过去没有布施,等等。所以,得果报的时候,业力是各得各的果报,不能抵消。你不能说过去造了一个业,用布施、持戒来抵消;世间上业力不能抵消,你要忏悔。你不是说靠布施、持戒的善业,就要把过去的业都抵消掉,没有这回事情。引自果,它是个别个别的业,去得个别个别的果报。你布施持戒有布施持戒的功德;但是你所造的罪,该忏悔你还得忏悔,这两码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