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至今,他批阅的奏疏、题本,不敢说是名家之手,那也至少是字迹工整的馆阁体。
而眼前这批出自勇卫营伍长之手的试卷,则让他第一次深刻地体会到了大明朝最真实的民间文化水平。
那叫一个……群魔乱舞。
首先是字迹,谈不上任何书法,简直就是狗爬,不,说狗爬都是抬举了,有些字迹歪歪扭扭,大小不一,仿佛随时要从纸上越狱而出。
更有那放荡不羁的涂改,一坨一坨的墨迹,让本就不甚干净的卷面更显狼藉。
其次,是俗体字,或者说简体字的大量运用。
“禮”写成“礼”,“個”写成“个”,“體”写成“体”……
更关键的是!
同一个字,还可能有好几种不同的简化写法,突出一个随心所欲。
大明虽然书同文,同的只是繁体字。
民间自发演化的俗体字,却是百花齐放,各有千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