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二千二百三十九章 (6 / 7)

作者:拉姆雷克撒 最后更新:2025/10/11 0:15:35
        当然,从这个分析我们同样可以看出,如果我们假定人们能够接受的利益净亏损的比例上限是一致的,那么越富有的国家,其能够接受的利益净亏损的绝对值就越高。因此越富有的国家,就会显得越高尚。但是,总的规律并没有变化。任何国家都不能接受显着的利益净亏损。

        有人说,可国家都是由人来执政的啊。既然人有人性,为什么国家会没有人性呢?这是因为如果当权的政客做了违背国家利益的“人性”的选择,那么他必然会下台。具有讽刺意义的是,也正是因为这个道理,反倒是专制国家更可能无视国民的利益需求而根据道德、人性来行事。当然,即便是最专制的国家,执政者也需要依赖一个执政集团,从没有一个专制国家的执政集团是如此高尚的。他们当然有可能牺牲民众的利益,但他们很难牺牲自己的利益。在民选政体下当然也有可能出现利益集团绑架政治决策的问题,就如同专制国家的执政集团绑架国民一样。但是这种情况下,国家行为仍然遵从的是利益准则(尽管利益变得狭隘了),而并不遵从道德、人性或理想主义的原则。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后面精彩内容!

        未来是不是能出现那种大部分国民愿意付出显着利益损己利人的国家?

        我不乐观,但也不敢断言。

        至少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不会有这种国家出现。因此在分析国际问题时,必须使用利益优先准则。任何对外宣称人性、道德、普世价值的国家,都不可能接受显着的利益净亏损(考虑机会成本)

        无论有的论者如何考虑,甚至还把普适价值牵扯进来,最终一切都要归结到民众怎么考虑。说得天花乱坠,恐怕也不会有任何一国的多数民众会买账。有的朋友甚至可以声称,各国的人民都更多地考虑道德、人性、理想而不是利益,这是一种“应然”。拿一种应然作为依据来分析现有问题,显然是不妥的。应然是拿来追求的,既然现在还不是现实,就不能用它来分析现实的问题。

        总之,单纯看利益,那不长久。

        单纯,看感情,那又太片面,依然不能长久。

        反而是现在这种,利益和情感纠缠,反而能够长长久久!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