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连续介绍了底层的核心技术构架后,就直接过渡到了中层,“这一层,内部标准圆形架构,是核聚变装置,外层带有大型的发电机、动力器,同时拥有可向外延展,并覆盖半个宇宙飞船的双翼。”
“两翼的外层主要是由太阳能电池板组成,以便进行能源补充,并保证能源的安全性。”
“同时,两翼末端也会安装推进装置,来控制飞船航行的方向。”
“核聚变装置安装在中心,主要是考虑到便捷性,最初我们有两种设计方案,最终还是采纳了在中心的设计,因为平行的设计会影响到,反重力屏障的覆盖问题,同时也会延长能源输送。”
最后就是第三层。
“Z波装置。”
赵奕道,“最上层是Z波发生装置,我们的设计是以可撑起的压缩镍铝铁合金板材,作为Z波发生器的前段,增大Z波覆盖范围的宽度,以便提升太空穿梭的安全性。”
“压缩镍铝铁合金板材的强度非常高,可以承受超高强度的撞击。”
“最下层——”
在介绍完核心技术装置以后,赵奕转到了宇宙飞船的最下方,也就是大型反重力装置的下面,是半个扁圆撑起的部位,“这里是舱室和物资仓库,舱室主要用于承载小型太空飞船,我们的设计中,宇宙飞船会有八个舱室,装载八个不同功能的小型太空飞船。”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