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是李栋留的一后路,没办法,这篇,李栋虽然挺喜欢,可很多编辑不喜欢,这是不争的事实,当年几乎全部编辑都是拒绝,至于后面的捧的人,多是蹭流量的。
李栋思考问题的时候,王书记已经说完话了,郭淮又说了几句,研讨会正式开始了。
“第一本是高老师的,我的父亲。”
“这是一本回忆为主,歌颂父爱,歌颂祖国母亲的文章。”
“高老师运用众多的倒叙,通过两条时间线来推进剧情,手法细腻,文字优美,是难得好文章。”
“……。”
李栋这边没说话,这书他根本没看过,这家伙有些尴尬。“李老师,你说几句。”
“抱歉,我还没看过这本书,我就不发表意见了。”
这是实话,只是这实话令不少人脸色一下阴沉下来,要知道高老可是德高望重的老前辈,李栋这态度,太过狂妄,不尊重前辈了。这里有三分之一作家和高老有关系,甚至十多位就是高老的学生。
这下李栋算是惹着马蜂窝了,咳咳,郭淮笑说道。“可能是李老师最近事情忙,没时间。”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