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邹鲁地区的争论比叔孙通处更严重,但纵然儒学繁盛,法家才是显学。
儒生一旦口不择言波及秦二世,则必有法家学子维护君王权威。
不管君王说了什么,只要是君,那就是对!
儒家最想维护“男尊女卑”,可涉及秦二就无法自圆其说。
难道要说臣子韩信比作为君王的秦二更尊贵吗?
就算避讳不谈秦二,只谈秦二将要提拔的女官。
若妻子为官,而丈夫为民,民比官更尊贵吗?
黔首们发现了儒家学说的自相矛盾,原本就是学法才可以通过考试成为秦吏,学儒是因为儒学听起来“更有道理”,如今道理都没了,就更没有理由学儒。
何况秦二在许多黔首眼中已经是超越圣贤的圣皇——在黔首苦苦背负的赋税徭役面前,儒学一文不值。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