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无法,只得将赏赐收了回去,沈家三人就这么回了常州。
没了官职,一家三口只能靠原有的积蓄度日,但沈家本就清贫,这些年攒下的银子实在不多。
沈鸣山在京城任职时的俸银虽比之前做县丞时多了不少,可京城物价贵,租宅子又花去了一笔钱,除去日常花用也就不剩什么了。
好在回来后没多久沈鸣山就在一处私塾找到了活计,当授课先生,多少能挣些束脩。
苏氏针线好,偶尔接些针线活帖补家用,沈嫣则模仿父亲的笔记给书局抄书,也能挣些钱。
倒不是她自己的字不好看,而是她七岁就开始给书局抄书,抄了九年,不少买书的人已经认识她的字迹,在听说了她和晋王的事后不屑于买她抄的书。
书不好卖,书局自然也就不肯收,她只得模仿沈鸣山的字迹,拿给书局时只说是沈鸣山抄的。
如此这般,一家人的日子倒也还过得去。
前些日子苏氏接了周家的活,给人缝制几件冬袄,说好了下第一场雪之前送去就行。
谁知今年初雪却来的又急又猛,比往常早了近一个月不说,还越下越大,不过两刻钟便将屋顶都染白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