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时的路上,方恺抽空看了眼骗了方禹钱的那个所谓投资人的资料。不全是假的,真真假假,可信度更高些。
他仔细看了下,是挺能糊住人的。但这些产业,在他眼里挺虚的,不值这么多钱。至于这个人的实质身份,他心中有隐约的猜测,但无实质证据。
这笔钱当然是追不回来了,方恺内心更多是感慨于方禹对钱没有概念。
他们家境殷实,在消费上可以有更大的自由度,但头脑中也该有意识,钱是怎么来的,资源如何流转,钱再到哪里去,这个过程能有多大的收益率。只要多想几遍,都不会这么轻易地被人骗。
方恺想说他几句,但还是忍住了。大概自己跟他一个年纪时,也好不到哪里去。
这次方恺去的是生产基地,主要是和运营总监和技术负责人开会沟通。当然,他来一趟,不只是视察和开会,会安排尽可能多的任务,不浪费这趟差旅。
视察算不上是轻松的活,进入操作间,听着技术负责人讲一堆专业术语,显然这位负责人的强项不在表达,但早已做过功课的方恺,还是能听懂一大半,不是个问题。他扫了眼旁边的方禹,他看上去跟听天书似的。
方禹当然是察觉到了小叔,不,方总的目光。处于工作状态中时,小叔几乎就是不近人情。可这些太过细节的东西,他无需了解,有负责人做汇报就行了。这都不算是开会,没有任何的策略讨论,倒更像是两个技工在交流。
他听的有些乏味,更有些累了。他们一早便出发,行程非常密集,午餐时间都没有,只在间隙里吃个三明治。然而小叔看上去是神采奕奕,不见疲惫感。怎么自己这个年轻人,精力都比不上年长于他的小叔,难道是他日常保持锻炼吗?
过程中他们几乎没有时间交流,这一趟,方禹就是跟着来旁听的。但他也聪明,溜出去加了这些人的联系方式,约着下次吃喝玩乐。这是他擅长的,在酒桌上获取信息。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