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身处北宋——亦是在图书馆看到了历史书才知道的——那时候围棋也很流行。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从太宗赵光义这位皇帝开始有的赏识,到士大夫阶层的雅集,棋艺高超者可以成为棋待诏、获得圈层公认的好名声,好处分外得多。
其中,唐代设立的棋待诏制度在北宋有了进一步的完善,也促使了棋风盛行,路边茶馆、勾栏随处可见下棋的人。
一如唐代以理论描述为主所构建起来的“围棋九品制”,将棋手的棋力与品德相结合,形成了从九品的“守拙”到一品的“入神”,宋代文人也承认并且遵循这个品级划分。
但这个九品制,非官方明文认可。
包括宋代的棋待诏选拔,也并不是以九品等级为依据,主要还是看实战成绩。
当然,最有用的还是他人的推荐。
双蝉在校内图书馆里除了《忘忧清乐集》,还借了《棋经十三篇》。
后者相较前者的重要性尤甚,是古典围棋理论的新高度、系统化。
《棋经十三篇》中提到过“九品”,这本北宋仁宗时期的书籍,证明了九品制在宋代是被认可的。
一品最高,九品最低。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