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像的唤法奇多,因为是淮城的地仙故尊淮城守神,简称淮仙。平日不乏有城民唤宋携青作仙尊上神,不敬些的……堕仙、魔神亦是常有的。
为何城众对宋携青的见地两极分化,祝好却是不大清楚其间的缘由。
折哕斋虽小,修缮却很精巧,瓦砖所雕纹缕皆不同,进得外门但见翠竹环绕,入主殿尚需拾九十九层阶。
祝好爬到顶已是汗流浃背,飞檐高耸云间,白玉杆映着日辉惹她目眩,璇墀直入正殿,她越过高槛,便见宋携青的玉像置于供台。
烛光熹微,长案呈瓜果馔点,淮城仅此一庙,称他为堕仙魔神的百姓多至临城的寺庙祭拜,是以,折哕斋平日倒是显得清寂。
祝好切近神像,像高三尺,因为置在供台上她需要仰瞻,祝好观察神像额间横卧的裂隙,正是那日她以绣球砸出的口子。
“仙君?”祝好有意试探,如她所料,无人答她。
她不肯作罢,复唤:“宋仙君?”
明明没有风,祝好却见长案的烛火忽明忽灭。
他不愿理睬,也在祝好的预料之中。而她来此,并非将宝全数押在宋携青的身上,折哕斋与淮岭顺道,若她无法见到宋携青,她可即刻行往淮岭。
祝好双膝落跪蒲团,两掌相合,万般虔诚地道:“良民祝好,本不愿打搅仙君的清梦,今日实在是遇到了难处,我……我想见仙君。”
是他不愿见她,还是此地根本不能与他相通呢?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