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她和希斯就上台按照彩排时就定下的剧本发言,两人你来我往抛了几句笑话,得到台下应和的笑声和饶有兴趣的打量后,她打开信封念出了“ShakespeareInLove”——这也不算意外,莎翁情史的布景确实设计不错。虽然这已经是莎翁情史拿到的第五个小金人了——拯救大兵瑞恩目前只有两个。凯瑟琳退到一边,在获奖人发言时,她悄悄看了一眼斯皮尔伯格,似乎已经能感受到他礼貌笑意下的焦灼。
“朱迪·丹奇的女配角实在有点离谱了。哪怕去年把影后给她那部布朗夫人呢,”回到座位后,他们得知了之前他们在后台错过的女配角颁奖结果,希斯压低声音,有点不满地说,“只有8分钟的表演,她自己知道自己为什么拿吗?”
凯瑟琳还在想斯皮尔伯格的表情(毕竟她未来几年肯定要参演一部他的电影),所以未经思考就随口回答他说:“安东尼·霍普金斯在沉默的羔羊里只出场了15分钟,也拿了影帝啊——我错了我错了,这个例子不好。”
因为希斯表情严厉地轻轻打了一下她的手,她才回过神来——确实,安东尼对汉尼拔的诠释堪称神迹表演,怎么能是朱迪·丹奇在莎翁情史里的平庸表现所能媲美的呢,今年韦恩斯坦的公关实在有点太肆无忌惮了,或者说评委的补偿心理未免太过泛滥。
又是无聊的串场表演和几个技术类奖项后,昏昏欲睡的他们终于等到了一个比较关心的奖——最佳女主角。
格温妮丝的《莎翁情史》,梅丽尔的《亲情无价》,和格温在天才雷普利里合作过的凯特·布兰切特以《伊丽莎白》入围,费尔兰德·蒙特内格罗的《中央车站》,以及艾米丽·沃森的《她比烟花寂寞》……
去年在堪称英美大战的影后之争中,学院评委的“爱国热情”压过了他们对电视剧出身的鄙夷,因此力排众议地把小金人送给表演水分极大的美国人海伦·亨特。所以今年如果不是《她比烟花寂寞》实在被电影人物原型的朋友家人抵制得太严重,闹得沸沸扬扬(这一招十分眼熟,很难说没有韦恩斯坦的手笔),英国国籍的艾米丽·沃森本来是个很合适的获奖人选,因为如果给她,也算补偿她在69届奥斯卡时输给了弗兰西斯·麦克多蒙德了——那又一个美国人。
在沃森出局后,放眼四顾别的提名者,梅丽尔表演不具备突破性,凯特·布兰切特来自澳洲,而且伊丽莎白仅仅是她进入好莱坞的第一部电影而已,提名已经是褒奖。所以奖项几乎就是在格温妮丝和69岁的巴西人费尔兰德·蒙特内格罗之间的狭小范围内选择——要么奖励年轻人,要么敬老。
所以看到金色盘发的格温妮丝穿着那条拉尔夫·劳伦专门设计的淡粉吊带缎面长裙,在整理披帛后激动地上台哭着发表获奖感言时,凯瑟琳并没有太过惊讶,毕竟格温在颁奖典礼前的赔率已经完全体现□□公司对她的信心了。
她幻想了几秒假如当时她接下了莎翁情史的话——噢,这没有意义,只过去了一年而已,学院就算要奖励年轻人,也不至于在她20岁的时候就把影后颁给她,她现在走的是茱莉亚·罗伯茨那样票房巨星的路线,而大她11岁的茱莉娅到现在都还没拿小金人呢。再说,她实在讨厌韦恩斯坦:她太早和莱昂恋爱(不得不说这段恋情在泰坦尼克号上映前一定程度上确实保护了她),又太年轻就走红,几乎没尝过什么性骚扰的苦楚,所以韦恩斯坦那次对她的垂涎设计即使没有成功,也足够让她厌恶到永远不想和他合作。
“现在应该差不多了,”希斯嘟囔着说,同为澳洲人,他自然有点为凯特的落败而失望,“莎翁情史已经拿了六个奖,该消停了吧。”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