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华不懂费米子哈伯德模型,以及相关的粒子物理机制。
两人的知识是能够互补的,但他们配合显然没有那么默契,花费大量的时间也只弄懂了一点儿内容。
袁华翻了下剩余的论文,叹了口气说道,“我又想了想,觉得没有必要再评审了。”
“不审了?”朱志龙也有点泄气,但他没明白袁华的意思。
袁华道,“这个论文是苏东大学张硕教授的研究。张硕是国际公认的计算数学天才,那还审什么?”
“在计算数学领域,谁比张硕更专业呢?我们两个评审,给通过、给不通过,放在论文上有说服力吗?”
朱志龙愣了一下,顿时觉得很有道理。
同行评审,是论文审稿的一个重要阶段,同时,什么人评审也很重要。
针对最顶级的数学物理研究,菲尔兹得主、诺贝尔得主作为同行评审才会有说服力,国际上知名度低的学者根本就没有任何说服力。
如此重大的研究,他们两个的档次就有些不够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