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只回道:“他们二老身体康健,近日沈老爷还带着文宏去了府学,去请教夫子,文宏这不是快要下场应试了,现还未归家呢。”她提到了自己儿子沈文宏的学业。
赵同知夸了几句这即将下场应试的大房的沈文宏。赵同知因着和沈父曾一同读过书,有着同窗之谊,也曾去拜访过沈家老爷,当然知道沈家大房嫡子与二房的沈父不和已久。
沈老夫人因着沈父读书好,在沈父读书时时常借着各种名义,让他在家抄写经书,浪费学习时间,还时常找沈父的亲生母亲吴姨娘的麻烦,让沈父疲于应对,可还是让沈父读出来名堂。
这嫡出的沈学胜在学业科举上被沈父压了一头,靠着沈老爷的帮助谋了个缺,做了个小官,远不如这从小就瞧不起的庶子弟弟,不像沈父考中进士过了吏部考核,现在做了一方县令。
所以自然沈家大房一家子早就憋着气,对这下一辈的嫡孙沈文宏的学业自然更加重视。
赵同知没再多问,毕竟今日情况特殊,沈家主事的男人也都不在此地。
沈文彦听着他们的谈话,想着自己这六年的记忆,也算是弄明白了家中的状况,如今父亲刚赴任临阳县县令,自己是因为祖父致仕还乡,并且庶祖母,也就是沈文彦的亲祖母的生辰,所以随母亲与姐姐来州府看望。
前日州府的元宵灯会很是热闹,沈老夫人并无兴趣在家中歇息,便让陈元香带着众人前去逛逛,带上了大房的两个姑娘和几个仆人。沈母也带着沈又菱和沈文彦姐弟一同出行,跟着两姐弟的还有两个丫鬟和一个婆子。
本来有如此多人,不该出现沈文彦两姐弟被拐走的问题,当时大伯母叫着沈母在店里挑选着首饰。
大房的嫡女沈佳芸也就是大堂姐,今年十岁,从小跟着沈老夫人和大伯母,耳濡目染,对这二叔一家也没有好感。
大堂姐在家中向来受宠,性格有些骄纵,家中庶妹从来越不过她去,而二房的沈又菱,性格自然不会像大房的庶女二堂姐一般忍让,并且沈又菱小小年纪出落得玲珑秀气,让沈佳芸更加对她不喜,觉得就是仗着二叔受祖父的重视,所以才敢不尊重自己。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