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小的时候父母离婚。感情破碎的两人最后的相处方式,是不断用最恶毒的语言进行着最赤^裸的攻击,且致力于要让方清昼来指证对方的失败和过错。在崩坏前夕,将对方和自己撕扯到面目全非,把丑陋的面目完整清晰地留给方清昼,然后舍弃了这段疯狂而病态的关系,各自奔赴崭新的前程。
方清昼不到十岁就开始了独立生活。身边接触最多的是两个照顾她起居的保姆。她不喜欢跟保姆做过多交流,每天绝大多数时间用于学习。
求学阶段,她身边的同学、师长,都对她带有年长者的包容跟体谅。不介意她的固执和自我。不需要她任何的将就与配合,会主动地听取她的声音跟需求。
大众出于对天才的偏爱,也不会指正她无意下的冒犯。反而会在她尝试融入社会化的过程中,鼓励她更加的直白和坦率。
她不必在乎别人的脸色,不必在意言语的表达,享受着无数人的吹捧和称赞,随心所欲地长大。
她像是一个巨大的发光体,也因此跟所有人都保持着难以触及的距离。
周随容有时候会想,如果方清昼没有遇到自己会是什么样子。
或许她依旧站在光线聚焦的高台上,平等且疏离地注视着从身边路过的每一个人。
而不是会在背后悄悄拉着他,跟他讨论“某某是不是不开心”,“刚才气氛那么尴尬大家为什么要笑?”,又或是,“谁谁的表情看起来很为难,他需要我的帮助吗?”。在得到印证后则得意地表示:我就知道!
即便她可以适应并享受这种孤独,周随容依旧会不可抑制地感受到心疼。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