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6章 陇西四大豪族与秦直道 (3 / 3)

作者:下心含笑 最后更新:2025/9/12 20:25:40
        秦始皇在北筑长城同时,于公元前212年至前210年,令蒙恬筑云阳(今陕西淳化县西北)抵九原(今包头市麻池古城,另说包头市西孟家湾)的直道,全长1800里(秦制,约合今700多公里)。

        据史念海《秦始皇直道遗迹的探索》(《文物》1975年第10期)考察,直道自云阳甘泉山始,北行陕北与陇东之间的子午岭,经陕西耀县北上铜川,到今陕北吴旗县、志丹县。转西北,经华池县黑老虎岭到定边县南,再往东北行进入今内蒙古鄂尔多斯地区。

        经乌审旗北、伊金霍洛旗红庆河乡,直北而上。先后经过鄂尔多斯市西南二顷半村、西城梁古城,在达拉特旗境内昭君坟附近过黄河,直达九原郡。

        秦朝击败匈奴,收取河南地,以河为塞所筑44座城,有许多就在这直道附近。

        直道的修通,成为当时由秦朝的统治中心咸阳,直达边塞九原郡的一条捷径,大大地缩短了秦朝腹地与北方民族地区的距离。

        公元前110年(元封元年),汉武帝“自泰山复东至海上,至碣石,自辽西历北边九原,归于甘泉”(《汉书》卷6《武帝纪》),所走的正是直道。

        这次巡幸,司马迁曾经随行,故而能将直道的起讫地点明确记载下来,并说“行观蒙恬所为筑长城亭障,堑山堙谷,通直道,固轻百姓力矣”(《史记》卷88《蒙恬列传》),对秦人开辟直道的利弊得失进行了历史总结。

        西汉时期不仅积极利用秦时所修的直道防御匈奴南犯,而且对于直道的维护也曾有所着力。据《汉书?地理志》记载,当时在北地郡新增了直路县和除道县,这两县正分别设在了子午岭段直道的南北两端,显然是为了加强对直道的控制。

        直道的修筑,不仅沟通了中央与北疆的联系,加强了对北部边疆地区的管理,也推动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进而促进了秦汉时期阴山地域的经济开发。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途阅小说;http://www.a2san.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