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曹丕这个丞相副手很难做,他必须事事请示,认真照办,不能自作主张,时时把谨言慎行放在心里。
212年十月,曹操率领十余万大军,进攻江东的孙权,以雪此前赤壁溃败之耻,这次曹丕和弟弟曹植都随从前往。
曹丕随父出征,一路上观察风土人情,倒是长了不少见识,但是,在前线曹丕没有冲锋陷阵,他的主要工作是照顾父亲的饮食起居,次年四月,又随大军返回了邺城。
213年五月,汉献帝下了一道策书,宣布丞相、武平侯曹操晋升爵位为魏公,曹操晋升公爵,他的儿孙们也都跟着沾光,曹丕作为嫡长子,以前人们都称他为世子,现在要改口称太子了。
曹丕非常高兴,但是没高兴多久,随之而来的却是危机。
按说曹操被封魏公之后,应该马上就公布魏国太子人选,但是曹操却迟迟没有宣布,直到半年之后,还没有公布,曹丕这才意识到情况不妙。
曹操之所以迟迟不宣布太子人选,是因为他在抉择,现在他心中有三位候选人,排名第一的并非嫡长子曹丕,而是第三子曹植,曹植才思敏捷,很受曹操喜欢,让曹操生了改立继嗣之心。
排名第二位的才是曹丕,他能文能武,不过文采方面要差于曹植,他的优势在于其嫡长子身份。
还有一位曹彰,他武力超强,在军中的威信很高,但属于只有武勇而无韬略,而且无心政事,所以太子之争主要还是在曹丕和曹植之间。
曹丕找来心腹下属商量对策,得出的结论是近期选曹植为太子的可能性不大,因为朝中大多数官员都反对废长立幼。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