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34章 金蝉脱壳 (2 / 11)

作者:核动力战列舰 最后更新:2025/10/9 10:13:38
        原先他从各个地方上豪门中征调的习武者,现在都随着兵团膨胀水涨船高,从被使唤,变成了组织当地军民的骨干。

        赵诚不得不用好几种方法进行了统计,然后再核算对比。

        宣冲这边却只有一套计算标准。靠着行而有效的行政系统:搞清楚各路兵马具体有多少人,分多少类军。

        而赵诚身旁聚集的幕僚团队,则是各地世家们举荐出来最聪明的人组成的草台班子。这些幕僚们相互之间放浪形骸,没有足够的纪律性。

        诸如让各个将官们把人数报上来后,而后让军中管粮官把粮草消耗报上来,再让军中医官统计“草药含片”的消耗提交,然后进行核对;这些数学上的运算,贤士们并不愿意为之劳神过多。

        …评说…

        宣冲对赵诚的评价是:封建王朝的大部分将领只能协调一路大军,具体这一路军内有多少人?水平越高的兵家带的人越多。他(赵诚)可以把一路庞大且单位众多的军团整理得井井有条,但是个人技战术是有极限的;一旦进入多个子系统的全面对抗中,他就会落入下风。

        宣冲回顾了赵诚此战中全部操作。他的确也有多路进军的“多线操作”,但是他的“多线操作”只能同时针对一个战略目标。

        但是,如果是多线对多线,他的多线并不能照顾到他锁定的单一目标之外其他目标。

        本次国战,就已经暴露出了他的缺陷。他在专注于南线时,雍州,夏州两线的军事调度,都因为人事上考虑不周,出现了重大纰漏,这就是“多线多目标”能力不足。

        话说宣冲这几年南征,在南边淬炼人才团队,同时在北面放手让回来的人才处理事务,就是锻炼这些人独当一面的能力。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