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集《禅观与净土》(基础篇) (4 / 10)

作者:妙音0 最后更新:2025/8/15 10:07:50
        当然,很多净土宗的人不敢发菩提心,他的理由很简单,他说我没有时间去度化众生。其实你今生可以不做很多事情,没关系的,这是一种心态的准备而已。这种善根力某种程度还是一种思惟观察,并没有人说要我们付诸行动,甚至于别人在做,我们只要随喜赞叹就够了。你发了菩提心,在每一句佛号里面除了自身的解脱,自身的出离以外,如果你在念佛的当下,把无量众生的悲悯的种子种下去,把成佛的功德、好乐的种子种在每一句佛号里面,诸位!你这句佛号不可思议!不可思议!真的不可思议!以后它对你的帮助,那不是只有带你往生而已,它有无穷的能量在陪伴你。其实你只要稍微努力,你可以创造一个更好的佛号,你是可以的!你必须把心量扩大,把无量的有情放到这句佛号里去,把诸佛的无上功德放到这句佛号里去,然后再把你自身的解脱也放在这个佛号中,你这个佛号就是圆满的佛号。这句佛号、这个无量光无量寿的功德,会在你的生命里不断地运转下去,直到你成佛为止。所以你要注意你的因地的栽培!

        好,发了菩提心会让我们每一句佛号更加圆满。我们再看,第三个空正见。前面是一种誓愿,对自身的出离,对一切众生的悲悯,我们来看看这个空性的智慧。

        空正见分成三段:一、缘由,二、方便,三、证量。

        我们先看看理由,为什么修空正见。请合掌。

        戊一、缘由。

        不具通达实际慧,虽修出离善菩提;

        不能断除有根故,应勤通达缘起法。

        如果一个念佛人,他不能通达真实的空性智慧,他虽然很努力地修无常观、苦谛观,调伏自身的爱取,他也努力地观察一切众生是在三界当中,生起了一种悲悯,生起了菩提心,那算不错了。但是他不能够修空性智慧,他就不能断除有根,对有相的执取。

        这个时候,他应该通达大乘的缘起法,断除有相的执取。

        简单地说,你如果不修空性智慧,你就很难断除对三界的攀缘。攀缘心,简单地说就是有所得,所以你的心就很容易被外境牵动。稍微牵动一下,你的心就动,你的心就很难安住了,就是说你的心经常随外境的牵动而不断地波动,这个时候,你的出离心跟菩提心就很容易被破坏,就变得很脆弱,很脆弱。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