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集《禅观与净土》(基础篇) (6 / 10)

作者:妙音0 最后更新:2025/8/15 10:07:50
        第2集《禅观与净土》(基础篇)

        那我不从前生而来,我是怎么来的?《楞严经》上说,你从空性而来,人生是无中生有。人生是怎么回事?是“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因为你过去在某一生造了某一个业力,这个业力成熟了,它突然就“啪”出来了,突然间无中生有。所以合理地推论——“因缘别离,虚妄名灭”,你最后也是回到空性而去。人生的结果,每一个人只有一个结果,那就是没有结果!不管你今生活得快乐也好,痛苦也好,每一个人都没有结果,没有一个人有结果的,因为你业力释放完了,你今生的生命就消失了。你说,欸,五十年后,我要找我的这个色身,我找我这个释净界的色身,释净界的思考模式跑哪里去了?没了,觅之了不可得了!因为它业力已经释放完了。

        从《楞严经》的角度,每一个生命的受生,都是一个新的个体,他跟前生的生命没有直接关系,他只是继承前生的业力而已。比方说做梦,佛陀最喜欢用做梦来比喻人生了。你看你第一个做梦,做的梦是转轮圣王,七宝千子,你在梦境的时候,你感觉也跟真的一样,因为它还有业力,你有好的业力在释放。但是你把福报享尽以后,你第一个梦做完以后,第二个梦变成蚂蚁了,因为你资粮力花完了,福报花完了。那这个蚂蚁就问:“我第一个梦跑哪里去了?我第一个梦做转轮圣王,还有很多珍宝”,没了!你不可能把第一个梦的珍宝,带到第二个梦去,不可能!为什么?因为“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因缘别离,虚妄名灭”,这个因缘结束了,转轮圣王的梦跟小蚂蚁的梦不能相通。每一个生命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那么这个说什么事情呢?说到空性的道理了。你懂得缘起你就知道空性,所以人生是没头没尾,这个很重要!人生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果,它只有过程的因缘,一个假相。当它业力还在的时候,这个假相在你的生命当中换过来换过去,但是你不可能得到什么东西的,你要能够达到空性,先知道无所得,这个很重要!

        我们为什么攀缘?我们为什么去追求、去执着?因为我们总是觉得好像要得到什么东西才好,这个人生才不会空过。其实你错了,你永远得不到东西的。一个人一定要做到无所得,他才可以做到无所求,因为你这个梦结果结束以后,你下一个梦启动,跟第一个梦是没有任何的牵连。

        我再讲一次,你不可以把第一个梦的东西带到第二个梦去,不可以!第一个梦的东西只可以在第一个梦的时候受用,这个叫做缘起法,叫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因缘别离,虚妄名灭。所以我们得出结论:人生是不可能得到任何东西!它只是一个过程,在过程当中你有一种感受,有受用,但是你不能够得到一种东西把它带到来生去,不可以!

        这样讲我们就知道,人生只是个过程,所以你就开始慢慢把心放下来。人生只是个历练,透过这个因缘让你忏悔业障,积集资粮,你的攀缘心就慢慢淡薄了,因为你不管怎么攀缘,根本就是在浪费时间,因为你最后的结果只有一个结果,就是没有结果!你最好早点把这个道理弄清楚。

        所以大乘的空性智慧,它不必改变外境,你只要知道这个外境是缘生缘灭的假相就够了,这个时候你的心就不迷、不取、不动,你就不容易攀缘。不容易攀缘的时候,你所建立的出离心、菩提心的善根就特别坚固了,因为没有任何的外境可以干扰你了。所以大乘的空性,叫做“缘起而性空”。

        “缘起”两个字,在佛法太重要了!每一件事情都是因缘所生,不是你说了算。所以“缘起”这两个字,智者大师给它三种解释:第一个,它没有真实性。因为你不能真实拥有它,你只能够暂时地去受用,它没有真实性;第二个,它没有不变性。它变来变去,今天跟明天不一样,明天跟后天也不一样;第三个,它没有独立性。它是众多的因缘,不是你说了算,所以你没办法主导它。你不可以拥有它,你也不能够真实地去掌控它,你更不可以去主导它,这叫缘起。

        大乘的空性,宗大师这句开示很重要,“所执之境本无者”,是本来就没有,你必须站在本来无一物的角度来面对人生,这个就是息灭攀缘心最好的方法。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