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集《禅观与净土》基础篇 (4 / 9)

作者:妙音0 最后更新:2025/8/15 10:07:50
        佛在世的时候,提婆达多要害佛陀。他怎么办呢?把象灌醉了,灌醉以后,象都已经起颠倒了,然后他就用鞭子去打象。佛陀带了众弟子在托钵的时候,他就用醉象往佛陀的僧团冲过去,情况非常危急,大阿罗汉看到醉象过来,马上定下心来,用神通力就飞到虚空去了。你看伟大的佛陀是怎么做的?佛陀因地发了菩提心,心中有存念众生,他跟众生是有互动。他入慈心三昧,看众生很可怜,他手就举起来,五只手指就出现五个狮子头。象再怎么醉,看到狮子就醒过来,跪倒在地上。

        同样是修学圣道,佛陀跟阿罗汉的因缘真的不同;阿罗汉的神通力只能够自受用。佛陀的功德力“如来现起他受用,十地菩萨所被机”。诸佛菩萨功德是跟众生可以互动,我们读大乘经典会很感动:“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他能够入一切的众生,跟我们互动。阿罗汉的功德他可以入你的心中吗?不可能。诸佛菩萨如果不入我们的心中,不能跟我们感应,就跟我们没有关系。

        佛陀因地的时候布施、持戒、念佛,到最后他的功德能够跟一切众生分享?所谓的无尽灯、功德海。为什么我们凡夫、阿罗汉成就功德,只有资格叫功德没有资格叫大海?因为你的功德不能跟人家分享,你不能入一切众生心想中;因为你因地的时候没有把众生放进来,关键在这里。这句佛号,你为自己而念或者为无量众生而念,会有不同的结果,完全不一样。同样一句佛号,你反正是念佛,可以念的更好,发起大心,你才有最后圆满的结果。

        阿罗汉为什么叫做偏空涅槃?他因地的时候,没有把众生放进修学法门里面;他没有存念众生,没有把众生放进来。诸位,我们今生可以什么事都不做、可以一辈子念佛。但在心态上,你一定要把众生放进来,关键在这里。我们可以不采取行动,你改变心态就可以了。改变心态以后,我们每一句佛号到了净土以后,他得到诸佛菩萨、阿弥陀佛的慈悲摄受加持开导以后,这个念佛的因地开出的结果,那是万德庄严的水果,就不是小乘的小果了

        所以,我们应该让每一句佛号的因地是圆满的,这是很重要的。我们必须要思惟到众生的痛苦,他的痛苦来自于业力跟妄想的纠缠不清。虽然我们做不了什么事,但是我们有希望把每一句佛号跟他们分享的这种心情;这就是菩提心的概念,把你佛号的因地放大,你不是只是求往生。你这个佛号要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你为了成佛而念佛,为了要度化众生而念佛,把佛号做一个双向的引导。

        丁三、空正见(分三:戊一、缘由。戊二、方便。戊三、证量。)

        我们看第三个,空正见。空正见分成三段:一、缘由;二、方便;三、证量。先看缘由,为什么修空正见呢?请合掌,我们念一遍。

        戊一、缘由

        不具通达实际慧,虽修出离善菩提;

        不能断除有根故,应勤通达缘起法。

        一个念佛人,假设我们缘自身的痛苦而修出离心,缘无量无边的众生痛苦而发起了菩提心。但你没有通达真实我空、法空的智慧,只是修习出离心和菩提心。出离心跟菩提心,都是属于事相的观照,一个观察自身的苦、一个观察众生的苦,它还是有相的分别。如果你不修习空观的智慧,不能断除有相的执取。什么叫有相的执取呢?简单说你不能断攀缘,为了要断除攀缘,应该通达缘起的方法。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