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5集《禅观与净土》基础篇 (3 / 8)

作者:妙音0 最后更新:2025/8/15 10:07:50
        犯戒过失:

        汝修三昧,本出尘劳,偷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偷,必落邪道。上品精灵,中品妖魅,下品邪人,诸魅所着。彼等群邪亦有徒众,各各自谓成无上道。

        这个地方讲到犯偷盗的过失。“偷心不除,尘不可出”。偷心我们解释一下。一般的偷盗,它的对象是财物;《楞严经》讲偷,它是指偷取三宝的功德。这个是比较严重的过失,偷取三宝的功德,后面会说明。

        一个修行者,他是多智、禅定现前,但放纵自己的偷心,这个时候他落入邪道。邪道就是这个人内心投机取巧,什么东西都想要走捷径,不走正道,结果落入了邪恶之道。这种投机取巧的心态,加持到他内心的资粮;这个人是有资粮力的,纵有多智、禅定现前,这不是一般人,他有一点止观的力量。但他的心是向外攀缘的,业力来引导愿力,由生死业力的引导,他就有三种情况:上品精灵、中品妖魅、下品邪人。

        我们先谈精灵。它的本位是畜生,可能是只老虎或者是只狐狸。但他偷取日月的精华,他不走正道,老是想要偷别人东西。偷取日月的精华以后,他就有一点小小的神通力了;他就能够变成人,可能变成男人或者一个女人来戏弄别人,这个叫精灵。中品妖魅,本位是鬼神。他偷取人类的精气使令他健康长寿,这是妖魅。

        第三种是邪人,邪人本位是个人。他干什么呢?他等于是做为精灵、妖魅,跟人道之间一个桥梁,我们一般说的灵媒。他是把精灵跟妖魅要说的话,透过他传达给人类,邪人。他本身是诸魅所着,诸魅是包括精灵跟妖魅,就附在他的身体来做一些跟人类的沟通。这三种人的共同点是投机取巧。他们的徒众,各各自谓成无上道。他们都是以投机取巧为因地发心,来修学种种的资粮,结果就走入了邪恶之道。

        我们再往下看,佛陀说邪道众生到了末法时代,他是怎么回事,怎么去欺骗众生的?我们看佛陀的预记。

        预记末法:

        我灭度后,末法之中,多此妖邪炽盛世间。潜匿奸欺,称善知识,各自谓已得上人法。詃惑无识,恐令失心,所过之处,其家耗散。

        佛陀正法时代大家知见都很正,很快就能够辨别是非,像法时代也差不多。到末法时代魔强法弱,大家本身的善根也薄弱了。这个时候,就提供妖邪活动的空间了,妖邪的徒子徒孙就出来活动。他是怎么出来呢?潜匿奸欺,称善知识。他出来的时候,比方说他是一个精灵、妖魅,把邪恶的相貌给遮盖起来。他是怎么回事呢?称善知识。他现出一个比丘、比丘尼,这种清净如法的相状出来。盗取三宝的形象,外表现出善知识的形状,但他说的法不是正法。

        他怎么说的?“各自谓已得上人法”。说自己成就了不可思议的功德,他有种种的神通、感应。他“詃惑无识”。这里讲出两种概念:第一个讲感应神通;第二个妄论吉凶祸福。他说打坐的时候,可以看到你的过去、现在、未来等等。从感应当中,他就帮你论断未来的吉凶祸福。就迷惑没有正知知见的人,他不知道一切法因缘生。这个时候,“恐令失心,所过之处,其家耗散”。他就使令这个人失去了正念,讲出他未来可怕的事情,结果只好把钱拿出来,请他来帮忙消灾。他所过之处,这些没有知识的人,钱都被他骗光了,其家耗散。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