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一、总标
观彼世间相,胜过三界道。
究竟如虚空,广大无边际。
正道大慈悲,出世善根生。
—《往生论》—
极乐世界往生的念想,它不是临命终的时候才出现的,是平时点点滴滴的累积而成的。我们从人生的经验当中,没有人会生起庄严想、功德想、成就想,不可能。它必须怎么办呢?要透过修观。观是两个:于境取相,施设名言。你先把这个相状,本来是文字相,“极乐世界有七宝池、八功德水充满其中”,这是文字。要想办法转成你心中的影像。然后呢?用美好的言辞去赞美它,施设名言,这个东西是功德的,我一定可以成就。它有种种的安乐道、解脱道、菩提道,于境取相,施设名言,叫做观,这个是能观的心。观察什么呢?这以下所观境,先观极乐世界依报相。
这个地方有一个原则,就是胜过三界道。我们没有人去过极乐世界,而极乐世界是微妙不可思议的佛法界,“即众生心,投大觉海”。佛陀法界是很难观,那怎么办呢?佛陀有方便力,假借娑婆世界的相状。极乐世界跟娑婆世界的七宝是很大的不同。极乐世界的七宝功德是互含互摄,光明里面带有香气,它五尘是互含互摄,香气里面又代表了柔软,又可以触。七宝叫做胜妙五尘,而且自动放光,娑婆世界的宝石只能够反射光明,自己不能放光,极乐世界的相状跟娑婆世界是完全不同。
第2集《禅观与净土》往生篇
佛陀必须要假借娑婆世界的相状,来比况极乐世界,因为我们的认知就是这样子。所以,在利用相状的时候,我们要知道相状只是假借,它不是真的这样子。它会比这个更殊胜,“观彼世间相,胜过三界道。”如果我们不利用娑婆世界的相状,没有人可以踏出第一步。你也没去过,我也没去过,没有办法现量,只能比量。我们比量、赞美的时候,你要事先知道佛陀假借相状,只是借你用的。
为什么呢?极乐世界的相状从果地上“究竟如虚空,广大无边际”,本质是清净的、数量是广大的。娑婆世界也有七宝,但在因地,我们凡夫修善有个问题,他有私心、有所得心。你持戒的时候,真的是为成佛之道而持戒吗?我看未必,你更多的是因为我持戒,来生可以得到快乐。当然这种想法也不错了,但你有私心,不是以大悲心真正为了广大众生而持戒,你也不可能为无上菩提而持戒。一般在布施、持戒的时候,我们有私心,所以,得果报的时候是有漏,它会让你放逸。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