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集《禅观与净土》往生篇 (8 / 10)

作者:妙音0 最后更新:2025/8/15 10:07:50
        你看《阿弥陀经》也是这样讲:“若一日…若七日,一心不乱,是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因为他“一心不乱”,才“现在其前”。佛陀并没有说,因为“现在其前”,所以,“一心不乱”,这颠倒因果。诸位,我们不要把净土宗讲成外道法;你知道吗?它本来是大乘的不共法。

        大乘法门你可以各自发挥,但是它有核心思想,大乘佛法的成就,一定是由内而外,绝对不是由外而内。因为他怎么样所以我变好了,没有这回事情。是你心态准备好了,功德才出现,而不是佛陀出现了,所以你准备好了。如果佛陀可以主导我们往生、他有这个本事的话,那应该每一个人都往生。

        如果“诸佛如来是法界身”,他在摄受我们的时候不必考虑众生,“入一切众生心想中”,佛陀有决定权。那每一个人不管打什么妄想,都应该往生。但跟事实不符,如果佛陀能够决定的话,怎么会很多人念佛没往生?可见得“感应道交”不是单方面的。佛陀准备好的时候,你也要准备好。不是说佛陀准备好,你一天到晚打妄想,没有这回事情。

        我再讲一次,感应道交是双方面的事情,当佛力准备好的时候,你的心力也要到位,而主动权在你自己。感应道交,能念的心是能感,你是主动,佛陀是被动配合,没有意见的。你看看“普门示现”就知道佛陀是怎么回事?佛陀面对众生,是你喜欢吃糖果,就现出糖果的相状给你;你喜欢吃蛋糕,佛陀就现蛋糕给你。你喜欢什么,佛陀给你什么;而不是佛陀主动的说,我要给你什么,你要听我的,《普门品》没有这种话。佛陀叫做恒顺众生,他也只能够做到这一点了。所以:

        我们自身的准备是关键。

        这就是为什么一百个人念佛,会产生一百种效果?因为每一个人心态不一样,个人所求不一样,佛陀是没有意见的。当然最好的准备,就是往生的念想。

        好,这堂课有没有问题?我们回答三个问题,跟上课有关系的才回答。

        【学员提问】:法师慈悲!请问法师,刚刚在前面有提到说,我们临命终的时候能够带业往生,带的业是种子位,不是现行位。(师:对。)那弟子就想到一件事情,我们临命终的时候是乱心位。我们一生当中,就是好像演一场电影,整个过程都很快速绕过一遍,这个算种子位还是现行位?

        【师父答疑】:好,请坐。我说的是业力要在种子位,带业,可没有说带思想。思想可以散乱,临命终可以打妄想,但是你不能起颠倒。没有说往生一定要入三昧。它要你正念分明,没有说要你三昧现前。所以,临命终它会出现很多妄想,但是你头脑要清楚。你要保持不迷、不取、不动。你可以打妄想,但是不能起颠倒。诸位,我们平常打很多妄想,但不是每一个妄想都会随顺它。

        临命终也是这样子,打不打妄想,第八识丢什么妄想,我也没办法;但是我跟不跟着你走,是第六意识自己说了算。临命终可以打妄想,因为它要的是正念分明,它没有说三昧现前。它是乱心位没有错,乱心位可以有,我没有禅定,但是有智慧,我可以抉择、判断,这个妄想我要不要跟着它走?妄想打不打?我们真没有办法。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