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共有四段,先看两段。
正示观法
渐想:
此想成时,一一观之,极令了了,闭目开目,不令散失。唯除食时,恒忆此事。如此想著,名为粗见极乐国地。
实观:
若得三昧,见彼国地,了了分明,不可具说。
总结观名
是为地想,名第三观。
这个观说明它有两个次第,一个叫渐想,一个叫实观。渐想就是说大地“一一观之,极令了了。”一一观之就是你在观的时候,它是由浅入深,次第分明。你先作水想,再作冰想,再作琉璃地想;然后再地下、地上,它有一个次第的。然后,这样子的观想叫做粗见极乐国土。为什么叫粗见呢?这个时候还是你心中的念想,极乐世界没有真实的现前,这是一种单一的想象。我们一开始,没有这种忆持力,比方说清净相、庄严相、光明相。我们第六意识的特点,不像佛陀的心叫做妙观察智,他能够同时缘无量的所缘境,叫“普门示现”。
我们第六意识有所得的攀缘心,基本上一次只能够缘一种相状。你重点放在清净的时候,可能就忽略了庄严;当你注意庄严的时候,可能就忽略了光明;正常。刚开始就是渐想,就是你一个、一个这样往上加。但是等到他成就的时候,“若得三昧,见彼国地,了了分明,不可具说。”我们前面是用加法的,先把清净相观起来,再把庄严相加上去,再把光明相加上去,是累积的;等到三昧现前的时候,它是同时现前,不可思议。它是这样的次第。
好,我们看它的功德,最后两段。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