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五章 母子斗法 (6 / 7)

作者:公主容如玉 最后更新:2025/9/16 12:08:24
        帝愕然:“噫!此非良策乎?”

        赵黑趋前附耳谏道:“太后妇道,岂能御朝堂?龙椅非女子所宜坐。彼必惶恐乞陛下复位。”

        赵黑这个办法不能说不对,不过皇帝的牺牲有点大了。不当皇帝了,你拓跋弘还算什么呢?但皇帝竟然采纳了这个办法。

        在杀了李敷兄弟不到一年时间,皇帝就决定放弃皇位,这样他就不会与冯太后有正面冲突了。他想禅位给叔父中年纪最大的京兆王拓跋子推。按照拓跋氏的传统,可汗(皇帝)的弟弟按年次是有资格继承汗位(皇帝)的。献文帝认为,拓跋子推与冯太后是叔嫂关系,如果子推即位,冯太后就会失去干预朝政的条件。十八岁的献文帝召集大臣宣布自己的想法,王公大臣,没有一个敢发表意见的,大家都吓坏了。只有任城王拓跋云第一个站出来说:“自道武帝开国以来,皇位父子相传,由来已久。兄终弟及之旧制早为父死子继之制所取代,即便陛下不想当皇帝,继立者只能是皇太子。”大臣贺源、宗室元丕等纷纷附和。

        献文帝见此路不通,干脆禅位于自己五岁的儿子拓跋宏。皇帝心想:明堂里的那把龙椅朕不坐了,朕让太后去坐吧,看看太后能不能坐得住那把龙椅!到时候一个女人坐在龙椅上做女皇帝,成何体统?自古以来从未有过女人坐龙椅的,到时无人上朝,朝政无人处理,太后还不是求着朕回去当皇帝!

        毕竟,拓跋弘还是年少,在政治上还未成熟,他没有意识到一个曾经当过皇帝的人,一旦失去权力,是有性命之虞的。

        禅位后,拓跋弘很快就后悔了,他迅速为自己挽回一部分权力。他仍自称“太上皇帝”,保留军权,毕竟冯太后是女流之辈,无法率领军队御驾亲征。后来拓跋弘多次率军征伐柔然,显示其并非完全放弃权力,只是试图以退为进摆脱冯太后直接控制,为自己争取到某种自由的空间,可以避免与冯太后产生日常冲突。但他这样做实际并未取到他想要的效果,拓跋弘禅位实则为冯太后进一步掌控皇权铺了路。

        拓跋弘完全想错了,冯太后有的是办法,她不用去明堂像皇帝那样上朝,她把日常处理政务的地点,改在一处偏殿,她每日与朝臣在偏殿平起平坐地讨论国家大事,根本不用去明堂正殿坐龙椅做女皇帝,供大臣们朝拜。冯太后就让明堂空着,只有到特殊的日子,比如祭祀的时候,才让小皇帝拓跋宏坐上去做做样子。没有皇帝上朝,冯太后一样把政务处理妥当,甚至比拓跋弘处理得更好。就这样冯太后重新掌握了朝廷的大权,拓跋弘无计可施只好继续摆烂,潜心于研究佛学了。

        冯太后之所以能够做到这点,是因为她平时就已经拉拢了许多朝中大臣,她舍得金钱,有事没事都拿钱赏赐朝臣,赏赐巨万,例如宗室大臣拓跋丕就是她的拥趸。朝廷内外到处都是她安插的眼线。

        李?在献文帝诛杀李敷兄弟这件事上是举告之首,出了大力,得到献文帝的宠信。皇帝下诏褒奖李?,说他是“社稷之桢干,国家之良辅,当今之老成也。利上之事,知无不为……”献文帝让李?参与军国大事的决议,使得李?权倾内外,百官无不纷纷攀附他。献文帝越是宠信李?,冯太后越是积怒难抑。

        延兴六年(476年)5月,平城发生了一件不大不小治安事件,有一群盗贼攻入李?同宗族人李英的家宅,大肆烧杀抢掠,表面上看,只是一伙犯罪分子的偶然暴行。不过献文帝不这么看,他认为这不是一般的治安事件,他为此专门下诏彻查此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